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美國農場破產率升至歷史高位



政府的「政策」往往帶來不可預計的結果。十年QE+加息週期,帶來甚麼難以預計的結果呢?中美貿易戰讓這個「結果」更加突顯出來——那就是美國的農業危機。來自美國政府的數字顯示,美國中西部六州的農場破產率於2018年上升了30%。為何會這樣呢?內地某些媒體聲言這翠特朗普打開貿易戰的惡果,未免有點言過其實,因為從數字看到,貿易戰未開始,甚至特朗普未當選前,農場破產數字便開始上升,對比一下,恰恰與聯儲局加息吻合。

當然,無可置疑的是,貿易戰正加深這一趨勢。中美貿易戰令農產品價格下滑,農民收入減少,破產上升,乃是必然結果。網上有言美國會將農產品轉口到其他國家,再賣給中國,與他國一起「揾中國笨」,這樣的分析在現實數據下就真是笨了,看看大豆出口價,無論是美國或阿根廷、巴西,都於貿易戰開始後逐漸下滑。看來特朗普的農業補貼沒有發揮甚麼作用。踏入2019年,美國大豆的價格不斷下滑,四五月更出現大跌。難怪要出口術向聯儲局施壓減息了。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馬田美股分析20190606


因為新公司開幕,工作繁重,有陣子沒有追縱馬田的分析了,業務逐漸穩定,小弟將繼續將他分析分享出來。但由於馬田部份內容採收費制,尊重起見,小弟只會以自已文字表達,不會原文貼出來。

上圖是馬田最新分析。由於美股道指仍未能返回26500以上,故此預料直至7月首周,仍然處於弱勢,再次重申,目前仍未有跡象美股會出現突破,不過亦看不到有大跌可能,要直至下個ECM轉勢,如果這個六月份收市低於24250,即表示很大可能七月會出現一個低位。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歐美銀行信不過?!哈哈哈!


$9.27買入小量小米

因為貿易爭端,中國科技公司受到打擊,有上市的,如中興(0763)、小米(1810),股價受壓,正是吸納時機。靠的是常識分析,哈!如果你是八十或七十後,你也可以問問自己,年輕時,你多不多朋友用中國手機或電子產品,現在呢?這是人類技術的進步還是退步?繼去年買入中興獲利後,今周決定買入股價已跌得比招股價要低一截的小米,之後會再分批吸納。


美國大豆轉口南美出口?

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半,對雙方影響如何?坊間不時看到一些不顧事實的分析,可笑是,仍有不少人相信,其中一項是中美大豆貿易,當中國提高了美國大豆進口關稅後,境有人說美國大豆會轉口到其他國家,再以高價出口中國,如是者,美國可賺更多云云,下面就是於網上看到的一則分析,附加美國及巴西大豆出口價格,說得頭頭是道。


中美貿戰大約於2018年1月開始,由2018年1月至3月,大豆價格曾上升了一陣子,但貿易開始才三個月,數據那能作準。很快國際大豆價格便開始滑落,下圖是年半以來的豆價走向,清楚可見,自2018年3月打後,便一路下滑,跌幅約也15%,國貿商品買賣大約都是依據國際價格,相對貿戰前,國際價格都下跌了,美國如何以高價賣給巴西、阿根廷,比貿戰前賺更多?難道美國與南美大豆出口國之間的買賣不是依據國際豆價?巴阿兩國有便宜的大豆不買,反而買貴一點的?


事實上,從美國自己公佈的出口數字都可以看到貿戰的影響。下圖是美國政府公佈的大豆出口數字,從2018年9月,貿易戰開始約9個月,到2019年3月,美國的大豆出口數量明顯的大幅減少(跟過去四年比較),如果美國大豆是轉口到別國,然後再銷往中國,那為何大豆整體山口量會大減?看到網上有人問:巴西何來突然有那麼多大豆?大佬!大豆生長期才6個月,今年1月種,現在就是收成期了。貿戰開始一年半,已有三造大豆,你們以為巴西豆農民是傻的嗎?常識告知我們,大豆不會突然增多,但可以花一點時間種出來。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法律是甚麼?



四年前的一場風波,今天有了結果。領導者被判刑,即時入獄!想必又會引起各界爭論,當然例必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法庭如此處理對嗎?

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要先想想法律作用為何?法律是主持公義?維護正義嗎?小弟看來,並不是,法律是社會道德的一種反映。荷蘭合法性行為年齡是12歲以上,香港則是16歲,那究竟讓12歲小朋友可合法性行為對嗎?公義嗎?

這並不是公義與否的問題,而是荷蘭人普遍接受這種道德。當一班人或組織要透過社運、違法抗命、革命等行動去推翻、影響、阻止政府的政策,甚至推翻政府,但最終未能成功,原因何在?很簡單,因為他們並不能吸引絕大多數人響應行動,法律是社會道德的一種反映,法官當然會代表大多數人,彰顯社會普遍道德,施加懲處。


聯儲局真的獨立於政府?


新聞與坊間許多分析都認為,聯儲局是獨立於政府,決策不受政治干預。真的是這樣嗎?小弟不以為然!人類各種組織都涉及制度,例如組織由誰領導?如何產生領導等等的問題。聯儲局亦然,由於他本身並非民選,而是通過委任,美國總統本身有權委任聯儲局理事,怎可能不受政治影響。

近來有新聞報導,普普將委任親信入主聯儲局,協助實施他的政策—停止加息!很明顯,總統與聯儲局之間的紛爭正慢慢升温,未來息口走勢將更難以預測!有讀者問如果不加息情況持續,馬田預測的債市爆破會否延遲出現?小弟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加與不加很難估計,我們難以斷定特朗普一派與聯儲局之間的權鬥會產生怎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