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以圖解釋:
為何花了五篇文嘗試拆解日本經濟?並非小弟有興趣投資日本!而是日本的例子有助解釋,為何在不斷QE下,沒有產生超級通脹?
其實我看很簡單,日元是完全自由兌換,資金可以四處去,不一定留在日本國內,只要找到合適發展機會,創造財富,資金就會往那裡去,當新興經濟體,如中國經濟繼續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而所謂QE只是「唧牙膏式」,日本資金就會向外流走,國內根本不會通脹?
美國今天的QE亦很像日本的「唧牙膏式」,為何不一次過印十萬億,二十萬億?陰謀論地想,有一種可能──有人想夾帶私逃。通過「唧牙膏式」的QE,慢慢將資產轉移到新發展區!
這令我想起公元313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公佈的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為國教。給予教會免稅權,賜予土地。於是大批加入教會的羅馬貴族、有錢人通通不用交稅,帶著自已的財富遠走他鄉,大批剩下來的人民成為被徵稅對象,被迫逃亡,投靠教會及貴族,國家財富最終被掏空,四分五裂。取而代之是一個又一個境外主教城市。
君士坦丁大帝封基督教為國教,並非他真心信教,而是因政治需要,因為在315年發行的錢幣上,他仍然以太陽神形像示人。(見下圖),系統性崩潰,不是個人可以改變。
從前來港工作或投資的,多數是日本高上階層,這兩三年,來港的日本人有許多待應,服務員,企業亦不再是八百伴、伊勢丹,而是一間間小本經營的小店,因為抵受不住日本漫長的經濟衰退,落戶香港。這些純粹想像推測,可能對,可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