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又到半年結
又咁快半年結!過去半年,銀市風起雲湧如坐過山車,肯定教很多心驚膽跳,我已一早預了,沒有甚麼大感覺,不過半年埋單計,白銀成績也算不俗,半年計升了8.8%,黃金就差少少,只升了5.7%,外幣中最好是瑞士法郎,升了11%,其他各類商品有升有跌,其中以橙汁最勁,因為美國佛羅里達柳橙失收,半年計升了10%,買股的人好多都玩過商品,匯豐專家東尼以前就賣過橙汁,不知有沒有玩兩手?
橙汁升得勁,大陸投資界立即出現買橙汁好過買黃金之說,一笑置之,就算認同,作為香港人都沒有甚麼投資渠道投資橙汁。股市就差遠了,恆指半年計,累跌4.2%,數字說明去年10月25日的清倉行動正確。
超通、戰爭與物資短缺
感謝指數兄的留言,提及一些未曾深入講過問題──超通!超通是否如一般人所想,四周會發生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事呢?
先看看今天發生超通的津巴布韋,根據網上找到的罪案率資料,有人說高,有人說低,可能是統計方法不同,但根據聯合國調查全球十大凶殺犯罪率國家,(http://shuju.xingzhiguanli.com/show.asp?id=851)。津國十甲不入,十甲中很多是南美國家,如巴西、哥倫比亞,這些地方都沒有發生超通。另外,香港紅十字會的義工報告中,有一位梁順華2009年曾前往津巴布韋,回來後在報告中形容津國人「友善」。(詳情可看香港紅十字會網頁)
當然,一如其他非洲國家般,津國的罪案率一定不會低,並非甚麼樂土,但發生的可能多數是小案。人只會為大財而殺人放火,貨幣大幅貶值了,今日搶來的錢,可能明天就不能用,津國人還有甚麼大財給人搶?所以凶殺案全球十名不入!
相反,津國的經濟活動如常,只是貨幣貶值很快,做買賣非常不便,從前的儲蓄今日通通化為烏有。津國黃金藏量豐富,於是陸續有人到河裡淘金,用來做交易工具,紙幣不能用,黃金充當了交易工具的角色,何解會出現此情況,我在精華文章中已解釋過。為何不能以物易物?我在給指數兄的留言中亦講解了。
何種情況下,黃金的價值會大跌,出現指數兄說的「黃金換不到奶粉」情況呢?那就是物資嚴重短缺,或生命得不到何任保障下,例如:
1/ 極端的暴政:如文化大革命,不過在此種情況下,其他的投資類別亦一樣會出事,股票、債券、紙幣無一幸免。文革期間,買東西不是有錢就可以,還要有政府發行的物資券,買布要有布券,買衣車要有衣車券等。不過,這亦不代表黃金沒有用,有看過電影《長恨歌》嗎?這是作者王安憶深入搜集資料而寫的作品,很多內容附合舊上海風貌,其中有一段講到女主角在文革其間未婚懷孕,怕不容於當時社會,於是要找個男人假結婚,男人的姐姐萬分不願意,但女主角拿出一條金條後,對方即同意。
2/ 住在戰爭區域或非常接近戰區:因為生產力受到戰爭破壞,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資價值最高,有黃金亦換不到蘿白。不過,其他投資亦一樣沒有任何價值。津國沒有發生戰爭,生產力仍在,超通前跟超通後,生產力沒有太大落差,只是各種產品之間的交換因貨幣貶值而出現問題,所以黃金的價值以飛快速度上升, 1937-1980年的巴西超通,1945-1946年匈牙利超通,1920年代德國超通等,皆是佼佼者。
黃金白銀不是沒有風險,像Now兄所說,估中晒亦可能輸,我非常同意,天災人禍,有很多是我們估計不到的,但其他投資類別又何嘗不是?股票有機會被取締,債券、紙幣亦會因國家陷入戰爭而作廢,保守的投資者,分散最重要!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侵者必亡?
十年了,人生有幾多十年?攻入阿富汗十年,仍然撤不了軍,每年軍費要幾千億美元,真不知如何是好?撤軍,可以預計得到,塔利班再起,推翻現政權,十年時間,一場空!
當年下的決定,源自無知,不懂歷史教訓及自大!明朝已有記載阿富汗這個國家,叫哈烈,風俗如何,在明代《哈烈誌》中有講:男子髮首纏以白布,婦女亦白布蒙首。略露雙眸。
除了手上的武器,哈烈人跟今日塔利班的外表應相去不遠,《哈烈誌》又講到,這個地方的人凶悍善戰,小孩子自幼習步,長大了作戰,每日可行走二三百里,速度可比騎馬。一遇上戰爭,可很快將戰報四傳。
蒙古軍曾入侵,進行屠城,最後也要撤軍,之後蒙古帝國走向衰亡,80年代蘇聯亦如是,所以中國統治者從不敢攻打,明朝最強盛時,都是以招安為主要外交政策。今次美國會例外嗎?入侵前怎不先看看《哈烈誌》?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白銀生產成本
相信大家都不想看我與指數兄討論,不想知小弟是否家財萬貫?去台灣旅行是否為晒命?是否80後?是否正在供樓?相信看了兩年以上的資深網友一早已知實情,已經笑在心裡!
不過有時從反對意見中會有所得著的,所以大家不要覺得煩厭!像指數兄提點下,有網友就提及白銀生產成本,小弟對上一次check已是在舊壇,現在又如何?根據中國最大白銀生產商「豫光金鉛」的年報,得數據如下:
(豫光金鉛網址:http://www.yuguanggold-lead.com.cn/)
2006年 2.4919 元/克
2007年 2.7672 元/克
2008年 3.2722 元/克
2009年 3.1067 元/克
2010年 3.5256 元/克
以上為人民幣計價,以1安士31.3克計,2006年1安士白銀生產成本約$12.05/每安士,但到去年已升到$17.05/每安士(以人民幣6.47兌美元計),大陸投資者再加一個名為M2單價的計算法,要在每安士成本上大約再加3元,(http://club.business.sohu.com/r-shlady-791632-0-4-900.html),推算出2011年每安士白銀生產成本約$25美元。
不過要記住,這只是生產成本價,還未計及礦商要收取的利潤及其他成本,如運輸、儲存等,所以得出一個結論,白銀現今價格尚算合理。
當然,這種只單取一間公司的統計法仍不夠全面,因為這公司同時以其他附帶礦物補貼白銀生產成本,要取就要取多幾間,做一個平均法,且國內外都要計,詳細大家可以去找找!
但有趣的是,2008年,當生產成本要$15.82/每安士時,期銀價竟被壓落$10美元以下,那時不買就走寶了!所以當年香港政府拍賣一批充公走私白銀時,盛況空前。
投資商品,計成本很重要,香港師奶阿嬸盲搶鹽就完全是亂來,每噸鹽的成本才$2000人民幣,那能以幾十倍溢價搶,但如果有人肯以低於$2000的價格出售,未嘗不是一個投資機會。
大部份的上市公司都是從事與商品買賣有關的行業,如中國鋁業、中石油,就算是地產商也要用水泥及鋼筋,買股本質上來說,其實亦是投資商品,只是自己買與托人買的分別,因為這些上市公司亦從事實物商品買賣,並從中獲利,當中更涉及炒賣及各對對沖,像航空公司多會做燃油對沖,不想投資實物,應該連股票也不要買。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採金成本攀新高
首先,要多謝指數兄推論,提醒小弟很久沒留意採金成本了,原來根據金礦商高賽爾資料,採金成本剛於今年年初突破1000美元每安士,這還未講運輸及保險,批發零售等費用。成本比三年前足足翻了一倍有多。相信現在已進一步上升。那些想等候金價回落至1000樓下再入貨的人,相信要空等了!
導致成本大幅上升,需求增加是其中一個原因,不過更重要是1999年前的低價,令礦商為了省成本,先行開採較易開採的金礦,結果今日剩下來的都是成本高又難採的金礦,金價升,但產量卻不升反跌,像去年南非產量竟下跌了6.4%,看看上兩影片,一個是先進地區,一個是落後地區,採金所用之成本,非城市人可以想像。
目前,南非最深的金礦已經達到地下4公里,可見其困難程度,而且在深礦開採的金礦石品質的產量難以得到保證,一般情況下,39米深的金礦開採的每一噸礦石中含有能提煉出2.59g左右的黃金,但到了70米,提煉出的黃金就銳減至1.1g左右,因此深達數公里的金礦顯然將不斷增加礦商的成本,加上人力成本的支出,南非的各大礦商近年來已經進入步履蹣跚的階段。更糟是隨著通脹升溫,礦工也相繼要求加薪,南非礦工最近就要求加薪14%。(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57660169-a627-455b-bf94-2adf919c1cb9)
投資黃金不同股票,當中涉及歷史、地理等知識,用炒股思維思考,就會以為售賣黃金的銀行及貴金屬公司很富有,賺很多,其實這些機構的黃金業務收入,大部份來自黃金衍生產品,亦即是小弟最不鼓勵投資的東西,零售實金獲利很微,更不要說將賣金所得再行借貸這種「傻仔行為」,因為所賣黃金要找地方保存,又要運輸,又要保險,來貨成本也隨採金成本上升而節節上升,那會將微利以低息借出之理?投資股票要看年報,為公司作估值,投資商品亦一樣,要看各種成本,預測需求。
指數兄認為幾百元買入白銀及上萬元買入黃金是「被昆」,主要因為他並不知採金採銀的成本,才會與炒鹽混為一談,大家切記做分析要小心!其實鹽亦有投資價值,只要小心計算成本就可以,當然當中有許多學問,例如如何獲取全球鹽產量資料等等,而投資額也非幾百元買幾包鹽來炒那種,而是在上海商品期貨市場上買賣,一買一賣數以百噸,資金最少100萬以上。小弟有親戚在大陸就專做鋼材買賣,很花時間精神,要留意全球鋼材價格變動,又要與用家,如鐵路局等經常來往,獲取市場資訊等,非一般小投資者可應付。
將那些炒鹽的師奶阿嬸與商品買賣及投資商品混為一談,真是笑到噴飯!其實,投資實物商品的行為,每日都在我們四周發生,例如大型麵包店,如果預期麵粉價格會上升,即使用溢價,亦會預先買入麵粉期貨,像國泰航空就會買入石油期貨等,到期就提取,確保供應穩定。致於當中的炒賣行為很正常,如石油供應短缺,價格上升,出高價者能獲得貨物,乃自然經濟活動。
投資實物與股票的分別在於,實物有實際用途,動動腦筋,更可產生利潤,例如小弟最近就有個朋友開婚禮公司,由於她結婚時收到很多龍鳳厄,於是做埋出租龍鳳厄生意,收入竟不錯,出租龍鳳厄生意原來幾好搵。
希臘開始出現黃金擠提
希臘民眾擔憂政府可能償債違約,銀行也會出現擠兌,很多都已清空他們的儲蓄帳戶,改買黃金或土地保值。憂心忡忡的民眾尋求更安全的替代保值工具,導致金幣的銷售大幅擴增。希臘貴金屬交易商Sepheriades公司的柯裏納基斯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們的金幣銷售已首次追上金條。」
電腦工程師托瑪斯說,他已把他的歐元存款換成金幣。他說:「我把金幣存在家裡,就像我祖母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作法一樣。」
今年第一季,希臘銀行業每個月被提出15到20億歐元的存款。去年,存款人提領的資金高達300億歐元,相當於希臘總存款額的12.3%。
一名叫沙基斯的民眾在雅典國會廣場參加示抗議時威說:「我們無法信任政客能帶領我們走出亂局,必須自己保護家人。」「銀行倒閉勢不可免。」 他說,為了安全起見,他已把儲蓄從銀行提領出來,改放在銀行的保險箱裡。「此刻,誰還在乎利息呀?」
還有些人則趁著去年土地價格下跌之際,把錢拿來買地。軟體專家安傑洛斯買下家鄉鄰居的橄欖園,他說:「我抓到機會,若在一年前,我絕不會考慮這種舊式的投資。」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樂觀最重要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終於找到好書
一看,立即發現之前寫的馬田大師第七集有地方出錯,已作了修改!請各位耐心看多一次。錯處是美國第二銀行發行的美元隨銀行結業而變廢紙,並非繼續與綠幣流通。讀這段歷史,不知怎樣,資料特別缺,不論是外國或本地資料都一樣,不信,大家可試試search,就知我說的不假,所以資料特別容易出錯,《貨幣戰爭》亦講得太簡略。回一些網友回應:
1/ Now兄,謝提醒!你說得對,就算給金甲蟲全估計,最後都可能是輸的,雖然機會很低,但不代表黃金沒有風險,我在馬田最後一章會詳講黃金風險。甚麼情況下要考慮徹退等。
2/ Wong兄提到:
MV=PY問題是個M要增長多少才符合Y?
這個問題經濟學一直有檢討
就我個人而言,人類永遠無可能永遠預測得準
所以才會有P的反覆波動
只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M的增長被政治家上下其手
令其更不能反應Y的增長
-----------------------------------------------------
Wong兄所言甚是,永遠沒法測得準,統治者那有個個如林肯雄才偉略,所以黃金才永遠有用,永遠值得持有。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馬田大師黃金循環(第七集)
1861年,林肯當選總統時,美國境內流通的通通是私人銀行發行的是私營美元,如「種植者銀行」發行的美元(最下圖),此外就是各種金幣、銀幣、銅幣等等,如1855年Wass Molitor公司發行的50元金幣。(最上圖)
當南北戰爭爆發,林肯想籌募軍費時,只得向各私人銀行借貸,但這些銀行卻開出高達24%-36%的高息。所以,林肯決定授權財政部發行一種沒有國債、金銀做抵押,類似人民幣的無債貨幣(Debt Free Money)──林肯綠幣(Greenback)(中間圖),國會通過《法幣法案》(Legal Tender Act)後,於1861年正式實行。
關於綠幣詳細的執行方法,有太多細節,以後有機會再談,對金甲蟲最重要是知道它的成效。綠幣的成效如何?按很多人理解,這種貨幣必崩潰無疑,因為這是一種背後完全沒有東西做支撐的貨幣,比現在以國債做抵押的美元更不濟,加上當時正處於戰爭時期,人民肯定信實物多於一張空洞洞的廢紙,有些金銀甲蟲更可能推論,當年的黃金購買力很大機會大升。
事實如何?林肯時期,綠幣購買力的確有下跌,對黃金貶值,根據John Steele Gordon著作《偉大的博弈》,直至1863年葛底斯堡戰役(Battle of Gettysburg)時,綠幣已由20元兌1安士跌到57.4兌1安士黃金,跌幅近三倍。
不過,綠幣沒有如1920年代的德國馬克那樣崩潰!黃金購買力亦不見得大幅上升,只可以說比綠幣更能保存購買力,因為這時期的北方物價水平升得更勁,通脹高達20%,作為貨幣的黃金、綠幣雙雙對物價貶值。 (可參考第六集的圖)
同一時期,南方亦發行幣似綠幣的無債貨幣,但通賬率卻高達9000%,南北相比,綠幣運作之良好,貶值幅度之小,成為北方取勝關鍵,令很多經濟及歷史學家嘖嘖稱奇,如宋鴻兵就用「奇蹟」形容,何解會這樣?
還記得馬田大師說過嗎?「If it is gold that is money, then it rises with deflation and falls with inflation.」,上一集已講過,因為黃金是貨幣,結果1850年前的通縮令黃金升值,引發了一浪又一浪的淘金熱,先後有加洲淘金熱、澳洲淘金熱、南非淘金熱、阿拉斯加淘金熱,貨幣(黃金)供應大增,1850年後,購買力反而不斷下跌,就算發生了南北戰爭,黃金一樣升不起。
不過,更重要是林肯政府的管治能力比前幾代政府都要強,增加了人民對政府的信心,成功穩住了綠幣的價值。林肯管治期內,實施了多項德政,對農民尤其關顧,其中最為美國人稱道是1862年通過的《贈地大學法案》和《宅地法案》,規定聯邦政府向各州無償贈送國有土地,各州必須利用所得土地及其收益建設以農工大學。另外,凡連續耕種國有地5年的農戶,只需繳納規定的證件費,即可獲得160英畝國有土地,這些法案大大促進了美國農業發展及人口增加。
政府農業政策深得民心,對綠幣的管理亦很了得!前面已提及,綠幣是繞過中央銀行,直接由國家發行,就算人民信心多大,若政府毫無限制地亂發,很大機會做成惡性通賬及貨幣大幅貶值。當時每次要印錢,都必先國會通過,但戰爭需要大量使費,不能無限制地要求國會授權印鈔,於是林肯以發債集資配合。
發債曾受到阻撓,因為美國立國以來,國債全部由大銀行承銷,政府單方面發行貨幣,損害了銀行利益後,誰會幫國家銷售國債?林肯作出了另一個驚人舉動,再次繞過銀行,派出官員,如財政部長Salmon P. Chase,直接到華爾街公開市場銷售債券,將部份印了出去的錢,透過發債回籠,減弱了通賬威力。
內戰期間,美國政府一共發行了4.5億林肯綠幣,佔去全國貨幣一半以上,與私人銀行券、金幣、銀幣等並行流通。林肯綠幣雖然形成了通賬,導致物價上升,貨幣貶值,但它沒崩潰及大幅貶值,相反在政府「利農」政策下,令農民收入大增,成為財富再分配的工具,像玉米批發價,內戰期間升了4倍有多(參考羅家聰《勢事循環》P.130圖3.15),他們後來成立了綠幣黨(Greenback Party)支持繼續發行林肯綠幣。
了解綠幣的過去後,相信很多金甲銀甲會滿腹疑團:當時的人明知綠幣背後空空如也,全無抵押,何解仍然樂於接受?林肯政府並沒有限制黃金買賣,亦沒有任何收金行動,黃金仍然是貨幣,可自由兌換,何解人民沒有大規模將「廢紙」兌成黃金?
當然不是,戰爭初期,林肯北方陣營連吃敗仗,人民怕綠幣變廢紙,很多人將它兌成黃金,黃金價格曾被大幅炒高,但當戰局扭轉後,又有很多人將黃金兌回綠幣,有力地證明了馬田大師的EMC理論──黃金是對抗政府崩潰的工具,並非單純對抗通賬或通縮,他在《Gold $5000+》P.4就說過,「The rise and fall in prices were a reflection of CONFIDENCE in who was winning the war.」
很多人或者還會疑惑,既然初期有人以黃金擠提綠幣,何解林肯不像1930年代的羅斯福那樣,沒收黃金,限制黃金買賣,那不就能夠控制人民沖擊政府嗎?反正歷史上亦發生過。
林肯沒有如此做,反而讓黃金繼續自由買賣,亦讓綠幣自由於股票交易所兌換,人民可將黃金換成綠幣,將綠幣換成黃金,1864年更設立紐約黃金交易所,讓黃金自由交易。這種舉動讓人民意識到,他們手上的紙幣可隨時兌成黃金,反而增加了對持有綠幣的信心。
這種做法很明智,黃金是千百年來人民最信任的貨幣,亦是沒有任何人或政府可無中生有的東西,禁制是沒有用的,愈禁制只會愈顯得政府的無能與管治失效,羅斯福1934禁制黃金買賣,能阻止大蕭條發生嗎? 後來也不是要於1971恢復黃金自由買賣嗎?否則今天大家又怎會買到黃金?若不是恢復自由買賣,及利用期貨做成美元可用黃金沖銷的幻覺,美元可能一早已崩潰。
管治能力高的政府所發行的紙幣根本不用怕黃金,因為由政府發行的紙幣不能簡單用「廢紙」兩字概括。馬田大師在《Gold $5000+》P.11解釋得很清楚,「Money is not gold. It is the full and complet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the people that constitute the nation。」很難理解吧?讓我以一則故事說明:
從前某國,有一個種米的農民,每年他都要將部份收成交給政府作稅收。後來,政府覺得此法很麻煩,既要農民抬米去交稅,又要找地方放置白米,所以就建議農民發出一張欠單交給政府,政府有需要時可拿欠單來取米,農民接納建議。再後來,政府覺得年年叫農民寫欠單亦麻煩,於是建議農民接受政府自已印的欠單,農民除了可用欠單交稅,還可支付政府各種服務,如租地種田,農民接受了,最終欠單變成了交易工具──貨幣。
由國家發行的無抵押貨幣是廢紙嗎?明顯不是,它本質上其實是一種稅務及使用一切政府服務的「憑證」,因為人民永遠對政府有稅務責任,一國之內的一切名義上均屬政府擁有,這是自古人類社會組織的一種形式。沒有一個政府是不收稅的,就算人民不滿政府收重稅,起而革命推翻政府,新成立的政府仍然要收稅。
所以,只要政府承認某種東西可作交稅及使用一切政府服務的「憑證」,這種東西就有價值,只要這種東西符合儲存財富、方便交易、有劃一量度標準等條件就可以(亦即是本blog精華文章所說的黃金功能),印上數字的紙與黃金皆可,但沙甸魚、讚石、玉石等都不可能。林肯綠幣由一開始發行,政府就通過立法,承認它可支付稅務,可償還人民欠政府的債務等等,即使它沒有任何實物為基,卻仍然有價值。
記得去年加州出現財赤嗎?加州政府以「IOU」(我欠你)的欠單暫支公務員薪金,當時其中一個爭論點是,人民可否用這張IOU交稅,若果可以,IOU就會變成有價值的貨幣,並非欠單一張,最後加州政府當然無膽量挑戰聯儲局發行貨幣的權力,只能承諾IOU到期可兌換「美元」。
人類發現政府發行的紙幣有價值,始於宋朝發行的交子,馬端臨的《文獻通考》說過:「交子之法,出於民之所自為,託之於官,所以可行。」,交子最初由民間機構發行,規模很小,但到官府發行,就廣為流通。
不過,由國家發行的貨幣不是政府想怎樣就怎樣!首先,國家一定要能夠提供兌換保證,持人該國發行的貨幣,一定要能在兌換到該國的資源、人力、服務等,如果加州政府發行的IOU不能交稅,又不能兌換美元,最後肯定沒有人再接受。第二,發行量要很小心,如果數量遠超過了國家所擁有的東西,那它的兌換保證就會受到質疑,結果就會引發貨幣貶值,產生通賬或產能過剩,像宋朝後來發生的交子危機,所以馬田大師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貨幣需要管理。
如何管理?大師說,無論以黃金為貨幣,或是採用信用貨幣,貨幣增長都必需依據經濟發展規模及人口結構,他在多篇文章中反複提及:「Money must grow with the economy and the population!」
只要政府能管理好貨幣,那貨幣就能獲得人民的信任,就有價值。否則,無論是金本位或信用貨幣,都有機會出問題,他在最新發表的文章《Nothing is certain, except death, taxes and the other side of inflation》中就指出,羅馬帝國實行了金本位,但統治者一樣可以透過稀釋金幣含金量而大幅擴張貨幣,導致貨幣崩潰。 所以,大師多次提醒讀者,金本位並不是解決所有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因為它歸根究底由統治者制定規則及操作,問題不是金本位好不好,而是背後的人為干預及政治。
相反,像林肯政府,雖然發行了無任何抵押貨幣,但管理得宜,就算遇上戰爭,貨幣亦沒有崩潰,相反透過優良的政策,帶動農業發展及人口增長,獲得農民廣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黃金就算可自由流通,並且是貨幣,其購買力及價值亦沒有大幅提高,值得所有金甲蟲留意!
南北戰爭時期,由政府發行的無債貨幣──綠幣,運作得如此好,在當時歐洲列強已普遍實行以國債做抵押,透過私人中央銀行發行貨幣正進行得如火如涂下,絕對是一個反高潮,它證明了國家無需用國債做抵押,無需支付利息,只要做好貨幣管理,一樣可以好好地發行貨幣。不過,這種做法明顯令某些人的利益受到重大損失。
林肯總統最終為此賠上性命,綠幣隨著他的去世,續步退出了貨幣流通市場,過程如何?手段如何?它對今後投資黃金有何啟示? ……容後再續。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真的很失望
「美國明年奧巴馬連任,需要令美元穩定,首要條件是提高息口,因此,未來進入加息潮是可以預期的,預期每次加息二十五點子,一年累加一厘。~仲學人掃金銀~~到時見唔到更新~喊都無謂~最後主持及利益者會自動消失~」
其實以前都講過幾次,金銀升得最勁時,是利息升得最勁之時,看看上圖1962-2007黃金與息口走勢就知,息升金升,息跌金跌,到2002年,息跌,金照升!以指數兄的知識,當然不會明白,何解息升金升?到2002年息跌,金又升?
給我又一次指出漏洞,如無意外,指數兄應會回避再回避,不再討論下去,所以你們說,是不是浪費時間?何解指數兄會認為加息不利黃金?應該是看了坊間大部份的財演及普通的財經書,甚至是報紙財演專欄分析,我勸指數兄,還是勤力一點找數據,等水準高一點,再上來講,否則浪費你的時間,又浪費大家時間!
我亦不可能再浪費時間續點指出指數兄錯處,希望各位新人舊人自行小心判斷!我知道如此高調叫人買金銀,一定會得罪很多人,如倫敦金公司,甚至有股市好友會認識叫人買金銀會削弱股市資金,我一早已有心理準備,各位亦要有心理準備,未來日子會愈來愈人上來漫罵,不斷重複又重複一些充滿漏洞的觀點,但我絕不會BLOCK任何言論,這裡缺的是反對聲音,只希望反對聲音有價值兄之水準,而不是那些街市師奶都識的「加息喎,仲買金?」論點!
我沒有任何憤怒,只是失望!何解要不斷講大話?扮高深?說自已認識策劃者?卻原來見識跟一般小散戶無異?「加息=金跌」是策劃者教他的嗎?若然如此,策劃者認真「靠害」,其實無需策劃者教,找資料找數據便可知真假,但世人往往如此,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所以在投資市場蝕錢者,往往是大多數!
指數兄,我又問你一個問題,何解息口上升,黃金會升?不知你會否賞面說說見解?(希望不是那些「知都唔話你知,策劃者想點就點,世界末日撚去死,OUT,過時!」的答案,但如此答覆的機會很高,又要再一次失望了!So Sad!)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有線講買銀
多謝網友通風報訊,今晚有線Money Cafe講買銀,還請了某大實銀商主管上來做嘉賓,詳講實銀投資!
根據主管講,原來好多做投行,整天教人投資股票、基金者,當為自已做投資決定時,卻選擇投資實銀。這情況,我身邊就有,有個做保險公司的朋友,周圍sell基金,但自已卻投資了黃金,每月定期買金,系統內的人最清楚系統風險!
肥仔話,加拿大已有70間實貨交易商被取締,想不到這樣雷厲風行,香港kitco可能很快會沒供應,只開了一年多就玩完,最開心應該係利昌及大洋!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David Li公式與美國金融海嘯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美國政府布設的黃金迷局:言行不一 出口龐大2011-06-10 16:13:05
從去年開始,國際上就不斷有聲音呼籲美國應拋售黃金儲備來應付與日俱增的政府債務,美國政府卻一直堅定地對此說“不”。但另一方面,輿論卻注意到美國黃金出口數量十分龐大,美國的“黃金迷局”著實有些令人看不清楚。
美政府死活不賣黃金
1945年12月27日,《布雷頓森林協定》確定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1盎司黃金對應35美元。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直接與黃金挂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挂鉤,並可按35美元1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就是所謂的“美元─黃金本位制”,美國承諾應各國要求將其他國家持有的美元兌換成黃金。但後來,國際貿易量越來越大,英法德意等國有錢後拼命從美國回購黃金,再加上英鎊危機以及越南戰爭的升級等因素,引發了擠兌黃金的風潮,最終導致布雷頓森林協定也走到了盡頭。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正式宣布放棄1盎司兌35美元,改為自由浮動。
據悉,美國財政部持有2.615億盎司(約合8133噸)的黃金儲備,位居全球首位。自從“大蕭條”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坐擁這筆財富,不產生任何收益。如果按照目前現貨黃金1515美元/盎司計,美國坐擁3960億美元的黃金資產。
近來,隨著美國政府債務即將觸及上限,部分市場人士建議美國政府出售部分黃金儲備或是其他抵押支付債券之類的資產,以延緩可能出現的債務危機。但美國財政部並無此意,美國財長蓋特納此前在提交國會的一封信中表示,任何廉價出售資產的行為都將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並將導致市場對美國的信心受損。
黃金被廣泛應用於公共以及私人資產的儲備中,無論是現有投資者還是潛在投資者,都把黃金當作具有長期儲備價值的資產。很多私有銀行、貨幣機構甚至國際組織都是黃金的儲備主體,而官方儲備的拋售或潛在的拋售可能都會引起市場價格的波動,而現貨價格的波動無疑又會對投資者的市場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正是基于這樣的關鍵作用,美國政府對於出售黃金如此謹慎,也在情理之中。
黃金儲備被賣光了?
一方面,美國政府對黃金的把持如此嚴格,但另一方面,市場卻注意到了很多奇怪之處。美國定期出版的《礦產業調查》報告里面詳細記述了美國貴金屬進出口的具體情況,其中包括了黃金。2009年,這份報告中的統計報表顯示,2008年美國黃金出口量高達2920噸,這里用的是“Gold Compounds”,字面解釋黃金化合物。分析指出,如果黃金化合物就是指黃金或者黃金等價物的話,問題就來了: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有8100噸,而美國黃金年開採量約為228噸。2920不是一個小數字,等于36%的美國黃金儲備,美國年開採量的14倍。
此外,從2007年的數字表上看,2007年美國出口黃金量達到2150噸,也就是說從2007-2008年,美國共出口了5070噸黃金,這相當於美國黃金儲備的62%,美國黃金開採量的24倍。這麼多的黃金究竟從何方而來?
當然還有最後一種可能,這個數字根本上就是假的。有人說,在黃金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誠信可言,美國聲稱擁有8000多噸黃金儲備,但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任期之後,就再也沒有審計過這批黃金。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人言報: 羅仔拼圖估銀市 (兩篇:6月9-6月10)
2011年6月9日
財經DNA
銀牛就此玩完?
友人送來拼圖一幀,指目前銀價如1980年2月時般,牛市已玩完,熊一都過了,而目前正處熊二,再升都是反彈,並最終於下月初段大冧之哉,跌至約25元【上圖】。
早輪有指金價今年4至6月間牛市告終,目前尚且還未兌現,今這拼圖比例不對,在下固然一如既往,本着疑心,自拼一次。一拼之下,果然走樣,失準多年【下圖】。
如斯拼圖,你收貨嗎?收檔好了。篇幅所限,今賣關子,下回搞幅較像樣的。有數據而心急之士不妨先行一試,明天對答案。
2011年6月10日
財經DNA
銀牛未有耐玩完!
如果銀價不似31年前,那似幾多年前?答案是37年。將昨天拼圖紅段左移六年,壓縮比例,即得今圖【圖1】。放大來看【圖2】,橫看豎看也像樣過昨天的那幅吧。
果如是者,那目前狀況便相當於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後段。然這倒也合理,試想,印了這麼多銀紙,通脹還不過是三、四個百分點,就此見頂?講笑搵第二樣咯。
銀紙如斯過剩、國債如斯龐大,實話實說,實在沒甚信心一個通脹潮可清理這些。要是兩個通脹潮,時間上應差不多是2017年了。
雖然羅仔之前拼金價,都頗為有準繩. 但畢竟金銀市受到人為操控具多, 雖有參考價值, 但不能盲目盡信.
個人而言,拼圖只供參考,不必太在乎價位(雖然羅仔又估中過金價哈哈),反而時間值得留意一下哈哈
馬田大師說2016年政府波正式完結, 但照羅仔拼圖2017打後暴跌.
受JOE兄啟發, 金銀的貨幣性是否受政府所承認, 是為關鍵
假設羅仔說的是對, 當中發生了什麼事呢? 根據當初的拼圖時間, 那時銀早已踢出貨幣之外, 所以若果根據歷史走勢而去, 暴跌是反映了將來銀也不是受政府認可的貨幣
相反, 假設羅仔預測價格暴跌不對, 那麼就有可能銀的貨幣性重現, 令將來的價格不能反映於走勢圖之中.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債權人:美國債務違約不可想象2011-06-08 17:31:06
香港時間6月8日下午消息,據外電報道,政府官員和投資者周三表示,通過短暫債務違約的方法來迫使政府削減開支是一個“可怕的想法”,可能動搖世界經濟,並使得美國與中國等主要債權國的緊張關系繼續惡化。
目前,越來越多的共和黨立法者認為,如果一次技術性債務違約能夠迫使白宮接受深度削減開支的條件,那麼這一代價是值得的。這一提法原來僅局限于共和黨的邊緣,但目前正在逐漸成為主流意見。
印度央行的一名官員表示:“怎麼能夠允許美國違約呢?我不認為會出現這種可能,因為這麼做將引發全球性巨大恐慌。”
印度官員表示,他們除了購買美國國債之外,沒有太多選擇,因為美國國債依然是全球最安全和流動性最強的投資之一。根據美國的數據,截至3月份,印度持有398億美元美債。
國會在提高政府開支的法定上限問題上一直止步不前,立法者就如何遏制預計本財年將達到1.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爭論不休。財政部表示,到8月2日它將用盡借款空間。
奧巴馬政府曾經發出警告,如果華盛頓不能支付債務利息,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可能將依然脆弱的美國經濟推入衰退。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大宗商品經濟學家本-威斯特莫(Ben Westmore)表示:“在宏觀數據走軟的情況下,這對於經濟會產生可怕的影響。”
他說:“這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想法。”(誠之)
中國顧問不同意美債務違約
美國共和黨議員考慮以短暫拖欠債務的方法,迫使政府削減更多支出,中國央行顧問指摘他們玩火。
已經有越來越多共和黨主流派人士支持技術性違約的想法,他們認為,如果技術性違約能迫使政府減少預算開支,就算值得。基本上,遲幾天支付利息就構成技術性違約。
但政府官員及投資人警告,任何形式的違約都可能動搖全球經濟,也會讓美國與中國等主要債權國的緊張關係再行惡化。
中國人民銀行顧問李稻葵表示,違約恐怕會傷害美元,中國須勸阻美國這麼做。
李稻葵說:「我真的很擔心美債違約風險,這可能會導致美元貶值。」
(中央社)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脹與縮
從圖睇到乜?高通賬、高通縮經常出現,但自1934年金本位倒本質上倒台後,只有通賬沒有通縮,從歷史循環來說,似乎不大合理。另外,高通賬自80年代出現過後(其實也不算太高),就很少再出現了,歷史真的會一路和諧下去?不賬亦不縮?常識告訴我們:不會!
看《勢事循環》還發現,羅仔原來都有讀馬田大師,但應不是看了很多,他只在第一章寫了四五行字講普林斯頓學會(馬田創立),連馬田個名都冇提及。
--------------------------------------------------------
PS1:大家跟指數兄討論不需過份認真!總結佢言論:我好勁,我識策劃者,我識富二代,信唔信由得你地!好似問你信唔信有鬼咁?有乜好討論?好小事,日留言夜留言,不斷話買金買銀會中計,總會遇上金銀調整,到時可以出來威威:「我都話叫你地信啦,你地唔信,而家知死啦!」
早前有日股升500點,佢即刻捉住point,話股市反映左佢個論點出來,近日大跌,唔知佢又有乜解釋?不過,估計佢唔會答,因為係策劃者的計劃,唔講得,而且做乜要益外人?信唔信由得你,最好唔好信!呢種方法,以前uwant都好多人用,叫玩心理,所以我話唔使太認真!佢只會不斷重複又重複「信唔信由得你,我識策劃者,我識富二代,佢地想點,我知道!」
我覺得大家亦無需惡言相向,我從來冇用任何惡言話過佢,當然如果佢認為話人多疑都計算在內,真係無可話可說!其實,佢都係醒目仔,起碼咁耐一直回避「通縮」問題,就算多種佢所稱的「末日撚」都不約而同講過通縮威脅,包括《貨幣戰爭》、富爸爸,佢始終都係回避再回避,醒目!佢只會繼續答:知都唔講,策劃者想點就點! 或者答:下星期我會爆料,如是者又下星期,又下星期........直至某星期金銀調整,就會發表偉論!大家明唔明手法係點?
Ps2:Lisa是停了發文嗎?為何希債危機後沒有新文?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股乜都得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陰質投資
希望我提及的通賬通縮問題,唔會令你太苦惱!跟你周旋了這麼久,相信你一定認為我是有心玩針對,或對號入座,完全沒有!這裡熟我的人都知我喜歡討論邏輯思考問題,這純粹係個人興趣!關於你的「世界末日撚」的矛盾,我已舉了很多例子,說明當中的問題,不過我覺得仲未夠清楚。其實簡單講,你既理論可用兩個字概括:多疑!
多疑,有時是好的!因為它會帶我們避開風險,如祈福黨,種金術等。不過,過份多疑,或選擇性多疑,有時又會令我們錯失機會,甚至誤墮陷阱。
像指數兄,疑金不疑股,用一種邏輯去審視金市,對股市卻採用另一套準則,為何如此?因為多疑的人沒有安全感,他們往往喜歡跟大隊,相信你是一個情緒起伏很大的人,在投資路上,很易受短期波幅影響,例如當股市大升500點,從閣下言語即可感到欣喜若狂,但當股市大跌300多點,而金市沒跌(港金時段),你即顯得不是味兒,大潑冷水,認為即使金升亦非好事(其實我連金價都沒留意,你比我更留意),還說買金者寄望超級通賬,對人民不利,是非常陰質的投資行為!
世界末日撚就是在這種多疑的性格下產生的!你的理論是:「誰搞到世界大亂?美國人(利益集團) / 誰搞出bailout及QE1+2?美國人(FED) / 誰叫你買金銀?美國人(世界末日撚) 」,所以得出一個結論,認為美國人在自編自導自演,引人入局投資黃金。
不過,只要用一種比你「更多疑」的心態去推論,其實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那就是:會否整件事是美國人在自編自導自演,專登在youtube及傳媒廣泛推廣「世界末日撚」,目的在勾起部份想投資黃金的人的「疑心」,例如多疑的80後指數兄,令這些「多疑」的人以為投資黃金會中美國人圈套?
換言之,「世界末日撚」的目的不是要鼓勵人買金,而是與FED、利益集團、美國政府合謀做一部戲,挑起世人對投資黃金的疑心?我不知你明不明白你的「世界末日撚」的問題所在?但希望你明白!
你另一個大問題,是將個人的道德判斷放到投資上,內裡充滿了陳腔濫調,TVB劇集式的推理,例如超級通脹下,物價上升,人民受苦。
如此推論,大通縮,物價大幅下跌,豈非是天大的好事?如果真是這樣,還要供樓的你到時就要面對負資產問題,分分鐘因為資不抵債,會被銀行追債。通賬下,樓價上升,你的資產升值,你本身就是通脹的既得利益者,我可肯定你心底裡一定希望樓價繼續升!但當你這樣想時,對那些買不到樓的80後,你就很陰質了!
買不到樓的80後心底裡當然希望通縮,樓價下跌,最好跌到2003年價,等他們可以買到樓,以你邏輯推論,這會令很多人面對負資產問題,亦應被列入陰質心態!但買不樓的80後亦可以反駁:誰叫你借錢買樓?誰叫你先使未來錢?幼稚園老師都有教,做人應腳踏實地,賺幾多使幾多,冇咁大個頭就唔好帶咁大頂帽,抵死!他們這樣想其實又完全合乎道德喎!
聽到我這樣說,80指數兄其實亦可反駁,你們金甲想超通,我反對超通,但讚成溫和通賬!但如此想對買不到樓的80後仍然是陰質行為及想法。以你推理,我們可列出一個陰質指數:
讚成超通的人:最陰質(如某些金甲)
讚成微通的人:少少陰質(如指數兄)
讚成微縮的人:少少好人
讚成超縮的人:最好人
給我搞到頭暈眼花的指數兄可能會再說,那我認為最好是唔賬唔縮!歷史都有這種時期,那就是英國工業革命的200年裡,但當時以黃金為貨幣,實行金本位!至於為何200年裡物價如此穩定,相信以你程度,暫時應難以理解。
80後指數兄,其實以你標準,怎樣的投資,怎樣的經濟狀況才合乎道德?怎樣的投資為之陰質?如果你認為寄望超通者陰質,那你自已其實都係陰質人士一份子,你亦是通賬下的既得利益者。將道德滲入投資,注定令自已陷下困局,我估計我的問題會令你苦惱,希望你不會認為我這樣做很陰質! 這是最後給你的一文,明就明,唔明就由得佢!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回GN兄三問(100%完成版)
Your answer does not develope an convicing approach to describe who will get the right to fix the G/S ratio. Under your expected situation when the
I am sorry for not making my question clear enough. What I expected to see from your answer were:
a. the conditions needed for one government to excercise and maintain this ratio
b. what conditions currelty
c. what are those crit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can change the result?
我答曰:
我兄今次的第一問,已深入是否會有金銀本位的問題核心,以及中美將來10年的可能發展,難,極難!
非三言兩語可答。我雖有概念,但是從張近十本書以上閱讀後歸納出來,請給我數天時間整理有關資料,才可清晰表達。
---------------------------------------------------------------------------------------
若要將來世界市場的金銀價格比例有機會去到1:X之數,只有中國才有此能力!
但要中國出手做此行動,則國情要在極危急情況下,否則好地地的佢老美印美元,大陸印人仔,大家一直齊齊印,印到天荒地老,豈不更好?
那什麼才是極危急情況呢?
假設QE n次之後, 歐盟突然有一天宣布不接受美元交易,製造市場恐慌. 佢老美順勢賴債, 回歸金本位. 這樣,中國手中的美元美債, 及現在實際上已被美元化的80萬億人民幣, 三者頃刻化為廢紙. 其時,若中國沒有大量黃金在手,便等同破產了, 很可能被盟友離棄, 國內經濟,民生便立時大混亂. 而且, 這次戰事是不能投降的,敵人是要錢也要命…
當民生經濟支撐不下去了,人民沒糧食了,政權危了,就只有一拼了。
我以客觀的資料為根據,再大膽據此推理,歸納了6大危機,是足以動搖中國國本的,而且已經發生中或在短期內一定會發生, 時間由現在到2020年, 只有十年時間而已。
現在的中國彷如是打了膨大濟的西瓜,實是外強中乾,無論高科技,專利權,石油蘊藏量等必須資源, 連自體將來的龐大發展都不足以支撐,若法幣系統崩潰加上6大危機,西瓜自爆可期矣。
有史以來的累計黃金產量,據”世界資源真相”一書本上寫的是15.3t,而現今的地下可開採的蘊藏量是4.15t。
小弟之愚見,佢老美的精英們數十年來,殫精竭慮地執行美元賴債計劃,自己國內的優質資源如石油、木材則保留而不開發,加上傳聞二戰後接收了日本從亞洲搜刮回來的黃金,她庫中的黃金是整個計劃之根基,再加上歐盟和IMF,我相信在其控制下的黃金起碼有4t。
而中國經歷八國聯軍、日本侵華的亂世和國民黨敗退台灣,國內歷代累積的黃金早給刮走了一大筆!幸好大陸地下未開發的黃金資源豐富,這十數年來又從本國開採了很多,才總算有些黃金儲備, 多少則沒有資料, 只能從胡主席早前發惡,敢與佢老美攤牌而猜想中國已有一定黃金在手, 只能如此斷估中國有1.5t在手。
2020年逼死中國
在金本位體制時, 也被世人認同的另一種貨幣,是白銀。
可惜在蔣介石時代,中國已試過被迫放棄銀本位. 如果將來實行再銀本位或金銀本位雙軌制, 無疑是又一次自掘墳墓了.
這又不行,那又不行,點算呢?
我仔細想過,其實中國現在實行的外匯進出口限制是一個可行方法. 再實行物資管制. 當人民幣變廢紙時, 即時推出新人民幣, 新人民幣仍是信用貨幣, 并法律規定在中國境內的商業交易必須使用. 只要中國的內部物資動員能力支持得了, 便可集中力量利用真金白銀向外購買石油,天然氣和糧食.
可是,即使有大量黃金在手, 如果有出無入,受制於人, 也只會是捱打的時間長短而已.中國必須另想方法打擊金本位體制,方有可持之處.在那危急時期, 還有什麼方法才迫得敵人/市場吐出黃金,進入中國經濟體系內呢?
既然白銀歷來也是接受世人認同的貨幣, 而敵人因為幾十年內因打壓銀價而借出庫房中大多數實銀出市場,并被工業界消耗掉. 而且在現今高科技界中, 白銀作為原料是不可或缺的, 我貼出書本寫到白銀在超高溫傳導線的必要性是一例,其實白銀的物理特性,作為解決6大危機,除了釣魚台危機外,都幫得上忙.
當行金本位初期時,黃金價格必然超出其內在價值多倍, 因此,中國何不棄黃金,大力收購全球白銀,從而提升其價格,使手中白銀增值, 反正對手的手中的白銀籌碼不夠我方多, 而且高科技界中必須使用它.
因此,我認為在這一段短時間內, 世界市場的金銀價格比例有機會去到1:X之數.
中國6大危機如下:
1st最嚴重影響全球所有人生活的事項 - 石油危機;
2nd 食水短缺危機;
3rd 美元危機;
4th 釣魚台危機;
5th 糧食危機;
6th 碳排放權危機;
---------------------------------------------------------------------------------------------
今篇先講1st 石油危機:
• 眾多產品不是由石油提鍊而成,就是採用石油或其衍生的氣體為原材料,例子無窮無盡,包括塑膠、人造纖維、藥物、漆油、油墨等;
• 被稱為綠色革命的現代農業措作亦十分依賴石油:肥料及除蟲劑由石油及天然氣製成、拖拉機及其他機械由石油推動,灌溉系统亦耗用大量能源。此外,食物運輸里程、食品加工、包裝、貯存、分銷及烹調等措作亦額外耗用能源
汽油的神奇力量
• 一缸汽油存有相等於人工作8,000 小時的能量!
• 假若你每天工作8小時,一年工作52週及每週7天,一缸汽油相當於你工作三年的能量!
甚麽是石油頂峰?
『石油頂峰』是指原油產量達至無法再度提升的階段,全球石油總產量步向不可易轉的下降趨勢.
• 『石油頂峰』遠比石油枯竭早出現。在一般產油省份,往往當石油開採量達至該地石油蘊藏量約一半時,便已達至『石油頂峰』。一旦產油量跨越石油頂峰,儘管得到新技術或科技的協助,仍無法易轉劣勢,再把被產量推上之前的高峰。
具爭議的是,石油頂峰「何時」發生,並非石油頂峰「會否」發生。圖表展示就全球石油頂峰的多個不同預測。一般石油頂峰的預測圖滙集於2010年期間,亦有少數較為樂觀的分析員,預期石油頂峰會在多年後才出現。
為何石油如此重要?
• 工業以至服務界等各界別亦耗用大量能源
• 我們現有的經濟體系需要不斷的增長來維繫
• 因此,我們依賴著不斷的能源供應增長
• 所有經濟增長預測,亦顯示著能源需求將持續上升
• 當石油頂峰降臨,我們可獲得的能源總額將會下降,經濟增長將相繼放緩,甚至不斷下滑,即文明度會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