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的價格較黃金低許多,入門容易,吸引一班收入不高的八十及九十後追隨,不過投資白銀,要明白白銀的幾種投資特性:
1/ 在多年的打壓下,白銀儲存量嚴重短缺,從前它的儲量比黃金多許多,現在則不及黃金的一半。價格便宜,令工業用途廣泛,慢慢消耗殆盡,歷史的沉殿幾近消失,要恢復貨幣地位的路途遠比金困難,因為儲量相對產量過少,就算成為貨幣,匯率的穩定亦會是一大問題。
2/ 此時投資白銀,重視的是它嚴重偏低的格價,性質相近的貴金屬,如鈀金,價格都比白銀高許多,所以,若果白銀產量減少或用盡,除非其他相近特性的貴金屬價格下跌,否則銀價很大機會會飛升。但不能排除相近貴金屬價格被打壓的可能。像鈀,多年前,長倉曾被要求提供200%保證金。
3/ 市場上時常會出現一些白銀需求減少的數據,如早前小戰兄提及菲林業消失可能令白銀需求下隆,前景不樂觀。要留意所謂需求下降是真的不需要用?還是企業根本買不到足夠的白銀?或是因為白銀已升了許多,少了人用?工業需求下跌,價格當然走低。但供不應求同樣會令白銀需求下跌,可價格卻會走高。那個是雞?那個是蛋?要小心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多年前黃金亦曾出前類似情況,金價跌到$250,工業用途增加,但後來價格走高,工業用途減少,價格卻繼續走高。
4/ 當然,黃金有堅固的貨幣功能做後盾,就算工業需求下跌,有貨幣投資需求支持,價格不會太波動,但白銀的貨幣需求目前難與黃金相比,所以波動性會非常大,像2008年的回調就跌了50%,一口氣從$21跌到$10。黃金除了一般人會投資,各國央行亦會增持,但央行買白銀卻甚少聽聞。
5/ 不要為回收渠道及認受性煩惱,因為當一種商品愈來愈多人投資,其買賣渠道及認受性亦會續步出現,這同樣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要做smart money,就要在別人仍沒發現其投資價值前先走一步。回看股市,六七十年代是很少人投資的,股票行很少,而當時黃金,卻連金舖都有賣paper gold。
如此,投資白銀仍然值得嗎?在我來看,對八十後及九十後而言,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別無選擇」下的唯一選擇!
了解過兩篇「小官司大影響」後,你應當了解到銀行體系是怎麼一回事,這體系因金本位倒台而加速發展,所以在70及80年代有機會出來社會做事、投資的人,很多人能享受到資產泡沫的豐碩成果。不過,現在大部份投資領域的價格已被他們炒高了,簡言之是估值過高,你們再去接貨,接火棒的機會非常大,要投資就要投資未被開發,或價格嚴重低估的東西。
其次,在銀行體系下,銀行家及「有心人」一定要透過大堆的紙去盛載大量印出來的紙,若果錢去了實物商品,系統亦維持不到今天,所以市場上每天都有人唱好這些「紙」,希望你們繼續買,這是一個總體的最高指示及策略,連那些負責宣傳的人亦未必會知道。紙可以通過會計制度美化,即使做很多分析,亦未必一定看得出,老手如東尼亦看不出AIG有問題。
他們絕不會叫你去買有限的東西,像實物白銀及黃金。像MPF就清一色是紙,但從來沒有人質疑要買物業,既然政府及很多人多年來一致認為地產市道會好,那何解MPF不去買些物業作投資?
社會的遊戲規則已經由一群透過銀行體系發展而獲得巨大利益的精英把持,六十年代,沒工做可以上街擺檔,政府會發小販牌,為何今天沒有?小販有礙市容!?那可以用現代方式美化。重要原因是要為地產商的商場著想!所以你們沒有上一代人那麼多的機會,創業又給高昂的租金拉著後腿。打工,上一代人不會輕易給你們上位,曹仁超在一次青年答問大會,有青年問,上一代一不退下來,年輕人怎發展?曹仁超答,我們的位不需做,人工高,何解要讓給你們?可謂一語道破當下年青人困境。
所以,今天九十後初畢業的薪金,比十多年前還要少,這不是你們不濟,是因為時不與我,時間上不能坐上資產泡沫列車,到今天,貨幣體系已搖搖慾墮,列車已到盡頭,泡沫快完。對八十及九十後,投資白銀不應只被視為一種投資行為,而可視為一次資產的重新分配,是八十九十後獲得財富的機會,所以更應付出時間與耐性去等待,應趁著資金雄厚的上一代人仍然未發現,甚至把這種有用的東西忘記,而先登一步。
6 則留言:
JOE兄,你的文筆實在精簡中肯. 一篇文章道破現今香港青年的黑暗前景。特別是MPF這名堂,我認為比政府直接抽稅還差,另到很多人,真的以為65歲可以依靠個D數字過活。我之前看電視講MPF,訪問一個四十來歲的獨身婦人,她月入五千尾,已經要供,佢仲諗住每個月食少幾餐魚,供多D,等將來退休時有多D錢。其實睇開呢到的大家都知,通漲幾犀利,佢20年後佢個戶口D數字都唔夠佢將來食幾餐啦,陰功。
如果政府抽左佢稅,佢仲會有可能醒覺要在有工作能力時,用其它方法留低購買力,等年老時用。而家,到佢個人老左先發現中計,政府仲可以話佢自己投資不善,唉。。。
正確~~
satan呢排既矛盾總算解開..
對於股票的「回報」(泡沫),以及白銀的真實價值,在前幾日困擾住satan。
經過考慮,satan決定左係2011年,成為一蟲真正既金甲蟲。即係會買黃金(可以1/2安士金幣)。
唔知幾時開始白銀被貶為只有工業用途,當工業價值不再(如提及的菲林業消失..)就被貶低到連銅鐵都不如,點解會咁架?噚日行書店揭到本小書講中國的鈔票近代史––過往中國金融混亂,皇金白銀係每次紙幣泛濫失控發生時嘅定海神針!書中更提及1948年曾出現"銀"貴過"金" 及鈔票一日之內眨值億倍之荒唐事例...距離依家都只係幾十年咋!
以往濫發 鈔票大都是和戰爭融資有關,所以當時政府及銀行關系必然是互利密切的,「財」與「權」永遠是分不開啊。唔怪得只有銀行家獨擁有所謂「部份準備金」掠水特權啦!
有用小書誠意推介:
書名:鈔票上的中國近代史 作者:池振南 (商務有售,依家有折扣優惠HK$56.3)
旁邊學
時間是投資者的朋友,就算投資回報低一點,只要能夠穩賺,一樣最終發達致富。相反,時間是投機賭徒的天敵,正如投機之神利佛魔,一生人破產三次,正是上得山多終遇老虎。香港投機之父老曹,73年在股票市場一舖輸掉50萬身家,之後領悟賭仔必勝訣,不賭是贏錢的道理,從此買股票只係細細注,大大聲,老曹發達都係靠長揸物業。傳媒上,有人氣的資深投機賭徒多如繁星,贏過大錢的,全部試過一Q清袋,三更窮,五更富,就是投機賭徒的哀歌。更多的就是那些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胡亂炒賣,遲早走上絕路。其實投資致富的道理非常簡單,只有不敗,方能長勝,所以長揸"實甘"才是投資王道。
呵呵那麼我們是「坐上資產泡沫列車的上一代人」而又「發現了投資金銀」這種有用的東西啦
> 應趁著資金雄厚的上一代人仍然未發現,甚至把這種有用的東西忘記,而先登一步。
但我認為投資最緊要睇時機, 晌時不予我既時間買金(唔係炒), 可以輸得好甘, 你比較1980-2000金市同美股就知
金而家比人當做美元對家, 買金變成睇淡美元, 但係美元本位係咪真係晌我地有生之年會倒台? 金融海嘯個個都話係美歐末日, 結果又死唔去, 所以太早睇淡都係死罪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