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給自已動手術的醫生



有時這裡的討論很有趣。東拉西扯的,不一定說投資,也很好玩。我說「一個廚師,花很多時間研究烹飪,煮好東西給人家吃,自已卻每天只吃白飯清水,很百痴。」有人回應「咁doctor is so stupid, lean so hard to hlep patient to do surgery, but he cannot do surgery for himself.」

很簡單!一個懂得烹飪的廚師,有能力煮好東西給其他人吃,當然亦有同樣技能煮好東給自已吃,但他卻沒有這樣做。美食是人生一大享受,所以我覺得他很百痴。

一個努力學習醫術的醫生,有能力給人醫病,當然亦有同樣技能給自已醫病。但他不能給自已做手術,這算不算stupid呢?

這叫做「命題先設」,先假定了「自已必定不能給自已做手術」。然後再引申到一個醫生,努力學醫是百痴行為,因為即使學了,亦沒有能力給自已做手術。

一個醫生能否自已幫自已做手術呢?當然可以!1961年俄國醫生Leonid Rogozov右下方腹痛,懷疑是急性盲腸炎,但離最近救援站1600公里,加上大風雪阻塞,最後選擇自已幫自己做手術。手術做了兩小時,成功。Leonid Rogozov最後於2000去世。

努力鑽研烹飪的廚師,希望他人可以享受美食的歡樂,自然多數會覺得美食是一件美好的事,但自已卻不去煮好東西給自已吃,每天只吃白飯喝清水,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不是能力做不做到的問題。

廚師有能力煮好東西給自已吃,讓自已開心,卻不作出這種選擇,而他努力鑽研的正是如何煮出好吃東西。所學與自已選擇,本身存在一定衝突,這種叫「暗含矛盾」。縱使白飯清水也有好吃之處,但憑我們常識也知,每天都這樣,味覺享受上一定很苦悶,而作出這個苦悶選擇的人,竟是個鑽研美味享受的人,那就很矛盾了。

一個努力學醫的醫生,不選擇給自已做手術,很合理。因為手術有時要麻醉,自已被麻醉了,不省人事,就沒有能力給自已做手術。這是能力問題,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不過,某些特殊情況下,醫生也會選擇給自已做手術,例如Leonid Rogozov,這是逼不得已,他自已未必想這樣,但有能力做到,所以就去做。選擇與能力,懂不懂分?






1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係一百年內只有一個醫生係咁做,你仲覺得你既看法係無問題?

例子還有好多:
e.g.
invent核彈的人,唔通要看到核彈爆一次先得?

我都想知道呢度有幾多網友和網主一樣都覺得巴飛特係on9?你真係好堅持自己的想法,好有主見

匿名 提到...

咁程志美醫生點?佢係腦科專家,有人幫自己開過腦嗎?

匿名 提到...

都解釋左
呢個係能力與選擇的問題。
講極都唔明....救命
程志美不為自已開腦, 非不想也, 而是能力不及, 所以她不百痴。但擅長烹飪的廚師不為自己煮好東西, 非不能也, 而是不為也。如此就是有點百痴。同理, 巴菲不換新車, 非不能也, 而是不為也, 如此賺咁多錢實在有點on9

Joe from monile

Ronald Fung 提到...

支持Joe兄,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選擇問題,當有更好選擇無必要自己來。一百年內只有一個醫生係自醫,呢個都係選擇問題。訴諸權威未必一定啱,我個人覺得有錢吾洗真係好on9,所以巴菲特係on9

匿名 提到...

網友門,我放棄討論了,樓主的無知、無數自我安慰的投資結果,令我了解到樓主的投資概念,文章真係不值一看和學習!

Support+1, joe is so stuborn. i quit...no medicine can save him

匿名 提到...

匿名 提到...

Joe 兄,2013年我話買樓好過買金,你同我噪,而家幾年後,今時今日樓同金幾樣升得勁呀,你害死人呀

匿名 提到...

why you share about this article?? anything concept related to investment ?

匿名 提到...

版本自圓其說最為白痴,特郎普有上有核彈發射權,佢又唔用,白痴都極點,同股神有錢不享受物質生活一樣白痴!

gogoldjoe 提到...

Joe 兄,2013年我話買樓好過買金,你同我噪,而家幾年後,今時今日樓同金幾樣升得勁呀,你害死人呀。

有咩!?
我一向主張只係唔借貸下買!

另外,我都講過好多次,我唔係追求最高利潤,樓升得勁過金,但亦有其他升得勁過樓,咁係唔係又要比一番?

買金,一早講左,求安全感係其中之一,另外,低成本付出亦係其中之一,我唔想用好多時間去研究啲乜野公司報告,我會頭痛,但對黄金相關既歷史文化則不會,咁投資追求利䦞之餘,都要顧及自已生活條件,身體健康問題掛。

例如內子曾經懷孕期間買過一隻股,其後跌到買入價,好擔心,為免影響健康,買賣囉,結果後來那麼見底抽高,而家已升了好多。咁當年的決定是不是on9呢?

我覺得唔係,錢唔係絕對生活一切,若因為一隻股影響身體,有甚麼事,可能更後悔。所以投資不能一味追求最高利潤,亦要因應自已生活條件。

gogoldjoe 提到...

Joe 兄,2013年我話買樓好過買金,你同我噪,而家幾年後,今時今日樓同金幾樣升得勁呀,你害死人呀
----------------------------

請指出討論在那裡?相關留言在那裡?

唔指出,正烏龜!

我由始至終一向主張兩點:

1/ 投資物業盡量不玩大槓桿,否則後果自負。
2/ 自住甚麼時候都可以買,投資另計,投資也要視乎甚麼區及物業質素,故未敢肯定下判斷。

你又不指出討論來自那裡?就咁留一句就想蒙混過關,休想!

重申,不指出,正烏龜!

你係咪想做烏龜?哈哈哈……

匿名 提到...

指出條line 比你del 烏龜joe

匿名 提到...

http://gogoldjoe.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3489.htm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