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70's Gold Fever / 辭職炒金去




看亞視《香港百人》介紹利昌金鋪時,老闆娘胡老太曾引述丈夫坐的士,有司機問他好不好不做司機去炒金?這件事應發生於70年代的Gold Fever時期。用今人之觀念,實在很難理解,普通打工仔全職炒金能糊口嗎?

今天當然不易,除非做非常之大的槓桿。不過,了解70年代社會經濟情況後,則容易理解多了。70年代,《華僑日報》有工人世界專頁,類似今日的《招職》,清楚地列出了當年薪金狀況。根據1980年1月17日《華僑日報》,大廈副主管月薪約$1850,助理核數員$1500,裝配員$1200,保險公司文員$1000至$1300......

再看看當年的金價,同樣是1980年1月17日《華僑日報》,有一則新聞說,港金一日狂升$365,連破每兩$4000,$4100及$4200,外圍更連日漲停版,如倫敦金一日升$24美元至$648。翻查紀錄,70年代,港金單日漲二三百元間中發生。

金價漲停版,近十年來聽也未聽過!至於漲二三百元,今日看當然小兒科,但套在70年代就大不同,一般打工仔的月薪只有千多元,以1月17日升$365計,相當於保險文員的30%月薪,如果買十兩八兩,一兩日隨時能賺一個月薪金,真是和味,難怪的士司機要辭職去炒金,難怪匯豐發售猴年金幣有65萬人申請。

若套用在今天,金價要去到甚麼位,升一日才等同普通文員的30%月薪?我想每安士$5000以上亦未必可能,大家不妨計計數!同70年代比,而家係唔係Gold Fever?你話呢?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70's Gold Fever / 金金勁過Tom.com



科網股泡沬年代,人人為之瘋狂,2000年Tom.com招股,全港有46萬人入紙申請,成為一時佳話!你以為很勁嗎?再勁都不及1980年匯豐銀行發行猴年金幣,根據1980年1月15日《華橋日報》報導,銀行派了73萬份申請表格,其後共收到65萬份申請書。面對Gold Fever,Tom.com都要企埋一邊。

當時香港人口才540萬左右,竟有65萬人入紙申請購買金幣,換言之每8個香港人有1人申請,認真狂熱。65萬人申請,但發售量只有3萬多個,所以申請超額19倍之多,報導還說由於太多人申請,來不及處理,難以即時退回支票給申請落空者。這段報導出街後6日,1月21日,金價升到$850歷史高位,之後步入19年熊市。

當年香港的個人薪俸稅免稅額是$12500,高於此數才要交稅,而金價每安士卻高達$750-$800美元,以當年匯價約1美元=5港元計,即是說一個金幣等同許多人三四個月薪金,黃金如此貴,仍然有65萬人申請買金,多誇張?而家係唔係Gold Fever?你話呢?

PS:指數兄,如果你還有看,這是重要參考,原來當金價等同許多人每個月入息3-4倍時,仍有大把人會買金!哈哈!

Martin黃金循環論十


看過九集《馬田大師黃金循環》,你對黃金循環升跌已有基本概念,整個理論建基於信心──對政府統治的信心。所以,黃金購買力或金價的升跌離不開政治的影響。

在馬田大師心目中,政治像經濟一樣亦有循環(將來有機會再論)。欲掌握黃金循環並不容易。不過,通過馬田大師的理論,用一個更廣闊的視野,我們大約可以感受到黃金購買力(或金價)起伏的韻律。

還記得那兩條絲帶嗎?是不是把你搞得頭昏腦脹?嘗試以時序將兩條絲帶上的各年份連起來,會得出以上的圖,這就是黃金起伏的韻律。每65年裡有19年是熊市(黑線),有10年是瘋狂的Gold Fever(藍線),其餘則是平穩的牛市。

由於黃金與貨幣脫勾的歷史並不長(始於1971年),而黃金賣買可再上推100年,甚至500年。另外,世界經濟重心可能改變,黃金很容易被政府政策影響走向,所以並不能100%確定這種循環會否改變?

人的一生有限,管理自已的財富除了留給後世,更重要是現世生活,否則得物無所用,再多財富亦沒有意義!財富是你的勞動成果,智力與體力的結晶,有效發揮財富能量,才能構成存在價值,存在價值就是宇宙價值的一部份,永恆不朽!

這就解答了許多將資產配置到黃金的人「應何時沽貨?」的問題。何時沽貨?視乎你的財富的定義?馬田大師在《Nothing is certain except death, taxes and the other side of inflation》一文中提過:「A billion dollars today will not change you lifestyle more than a $100 million. The sole difference is power. You reach a point of diminishing returns insofar as wealth is concerned because it will not buy love, real friends or respect ─ only envy.」

像馬田大師說,對金錢的慾望,其實源自對權力的渴求,所以他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再一次獲得確定,因為馬克思理論建基人類對財富的無限渴求。這種渴求促成了資本的累積,政治權力的失衡。馬田大師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論及當下他國家政治問題,特別是稅收不公,如《After the Riots / Government and Tax Rebellions》、《Bound by theories of the Past / History of Direct Taxation》等等。

每個人對財富的定義都不同,以一個普通人角度,馬田認為世間許多東西是權力及金錢買不到,如真心的朋友、親情。所以,如果你購買黃金目標已達,何時沽貨都沒有問題!另一考慮,沽了貨後如何處理財富?在市場風高浪急,連紙幣價值都大幅波動的今日,改持紙幣或其他資產,亦得面對風險。套用馬田大師的黃金循環理論,恆常持有一定量黃金(或白銀),分散你的財富,是確保財富安全的不二之法。

如果你仍然希望在一個好的價位沽金,發揮財富能量,套用黃金循環理論,最簡單方法就是「觀察信心」走向。當信心全面歸邊,走向黃金,不論金價上升,或金價不升而購買力上升,它的價值可能已走到頂鋒,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此時政府每每會出手干擾金市?那就必須考慮是否離場?

觀察信心走向,是古老智慧,說難不難,說易亦不易,因為黃金買賣的歷史非常悠久,必須細心對比古今,才能確定它的價值是否被高估?Gold Fever是否已到了頂峰?

九集馬田大師已大約道出了二百年來Gold Fever的情景,當Gold Fever出現,人們是何等瘋狂,1848-50年間淘金熱,美國加州的學校全面停課,師生齊齊去掘金,1869年黑色星期五,整條華爾街陷入瘋癲。不過,這些事畢竟離我們太遠,一百年來,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轉變,做對比不容易。

1999年至今共十二年,金價從每安士$250美元升了執筆時$1700美元左右,期間經常有人大喊黃金超買,金價見頂,黃金泡沬。實情如何?最佳方法是對比最接近我們的上一個Gold Fever──1971-1980年Gold Fever,尤其是80後出生一代,對當時情景不甚了了。歷史上,每次Gold Fever都差不多一樣,這是歷史循環的一部份。

最後一集後,將有幾集簡短的外傳,盡量呈現對上一個Gold Fever實況,以一個更清晰的角度去判斷當下金市。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穆斯林兄弟會大勝



還記得我去年寫過兩篇文章講茉莉花革命嗎?

http://gogoldjo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8981.html

http://gogoldjo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9.html

當時許多香港傳媒、許多八十後、許多民主派人士都非常興奮,認為民主自由再一次勝利,我當時就說,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穆巴拉克下台了,示威還是繼續,且反對派出現了分裂,高舉西方自由民主的一派反對即時大選,而回教組織穆斯林兄弟會則與軍方談妥,支持大選,結果這幾日大選結束,由穆斯林兄弟會組成的政黨大獲全勝,取得47%議席,第二大黨是更極端的努爾黨(又名光明黨),他們主張要全面恢復伊斯蘭傳統,在埃及施行回教法律,設立回教警察。

或者有些本地中東分析員會認為,即使穆斯林兄弟會上台,亦改變不了多少。其實有時看事物不必太復雜,有些東西本質是怎樣就是怎會,兄弟會數十年來被老美支持的獨裁者鎮壓,一早學懂了韜光養晦,積極向埃及低下層社會發展,擴大影響力。暫時,他們應不會與西方硬碰硬,應會繼續沉著擴展勢力,增強自已實力,靜待用武之時,目前應會積極擴大軍中影響力。看看這次選舉中,兄弟會提出的口號:

Allah is our objective. The Prophet is our leader. Qur’an is our law. The final ultimate goal of the Muslim Brotherhood is the recreation of a new Caliphate, unified Muslim state in the Middle East.

翻譯:阿拉是我們的目標,先知是我們的領袖,可蘭經是我們的律法,我們最終的目標是重建一個回教國家,並統一中東的穆斯林領地。

反對派中的自由派人士始終贏取不到民心,現在仍然在抗議,兄弟會一聲令下,普羅百姓立即鳥獸散,他們已變成少數,1月25日,他們會再集會,希望重新開啟茉莉花革命。(詳見1月22日明報副刊《埃及茉莉花革命一周年》。歷史的發展自有脈絡,原本以為是民主自由的革命,卻變成極端組織上台良機,誰想到?同樣出人意表還有希臘,去尾年竟出了個非民選總理,民主自由,權力制衡竟可因經濟原因暫時讓路,發生何事?歷史正在循環,歐美將會再次走向獨裁及專制統治。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七年前回億



在168眾師兄討論歷史循環,有趣,來年又有新題材了!以1989年加25年轉捩點計,由今年起到2014年,將有大的政治事件發生,影響投資市場,包括金股匯。

從投資講到歷史,講到古今分別,人類能否打破歷史循環的縮命?小弟認為不可能,例如有師兄提到法國大革命後,貴族、皇權通通沒落,倒是勾起小弟多年前的回憶。

大約七年前吧,因工作關係,順道去了意大利東北Alba省的Maggiore湖玩,湖上分佈許多優美小島,島上有多座宮殿,都是屬於一個叫Borromeo Family所有,今天開放給公眾,但仍然是私人物業。

家族正正就是興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商家,約五六百年前吧,起初專從東方貿易,在他們的宮殿參觀時就見到許多中國瓷器,更有用瓷器做的中國人像,有一個人那麼高,我在中國都未見過,可能是當年Borromeo Family特別找中國瓷器廠做。宮殿內有戲台表演木偶,從前是家人的娛樂。

商人家族後來成了貴族,因為他們的祖先參加了文藝復興初期的宗教改革,站在改革派一邊,跟著就被封了做貴族階層(Aristocratic)。今天,族人仍在,且偏佈世界,不過就像Rothschild那樣低調,只有一個美女後裔做了模特兒,叫Beatrice Borromeo(上圖),在意大利頗知名。

家族財富有多少?當時的意大利導遊說不太清楚,只知很有錢,族人都不憂食不憂住,年輕一輩打工是買花戴。家族在羅馬有多間酒店,還有投資銀行在世界各地,後來查一查,菲律賓就有家族分支,開了多間銀行,還有族人是投行股東。更意外是,參觀宮殿時,那些園丁,負責收門票的人員有部份又是家族僕人的後代。五百多年了,貴族仍是貴族,甚麼革命只是打了一部份人落台,經過五百年,他們的財富還是一樣多,普通意大利人要為生活勞碌時,貴族仍是過著豪華生活,人類社會結構的改變其實是否有想像般的大?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你想講乜?


剛出完兩個Trip,終於完成大project,正忙於寫文,望各位耐心等候!不過,今日在某免費報紙看到一則叫人不要買金的建議(見上圖),頗有趣,率先分享。

內容講到,如果央行大印銀紙,買金只可減少損失,到時百物齊升,買金一樣賺不到錢。另外,如果因為世界末日,更不要買金,到時兵荒馬亂,有金都換唔到食物。又言大通賬時,為減成本,生產者會減產。

好鬼好笑!如果央行大印銀紙,令百物齊飛升,還賺錢來做乜?等貶值?(笑笑)。世界末日又等同兵荒馬亂?世界末日即係所有人都要死,那買甚麼都一樣,而兵荒馬亂是指打仗,作者知否自已想講乜?(笑笑笑)

其實,當發鈔機大力開動,引發通賬飛升,超級通賬時,情況會怎樣?就要看多一點資料,以上是小弟幫手找的。取世上其中一次最經典的超通──德國威瑪共和,超通期大約是1920-1923年。

超通時,是否會減產?的而且確有減產,不過又不算很嚴重,股神巴菲特推薦其友人閱讀《當貨幣死亡》中提到,當時德國並不是每個人都饑腸轆轆,在普遍務農的巴伐利亞州,農民依舊享受自己的農產,卻拒絕以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售賣農產品,當農民和店鋪都拒絕收取貨幣時,最終只會引發民眾的搶掠行動。看上圖,1913年時,德國人要用30%收入買食物,當超通的1923則要用90%,居住則由30%跌到不足1%,超通時,農產最值錢,而不是維持生命必需的東西,如藝術品、房產大幅跌價,所以《當貨幣死亡》說當時農業生產仍興盛,又何來黃金買不到麵包?只是紙幣買不到麵包而已。

再一幅圖,超通又是否代表兵荒馬亂呢?八九十年代,很多國家都發生過超通,1995年台灣,1985-89年的巴西等,有打仗?有兵荒馬亂,如有,歡迎補充資料。

又一幅,是1919-1923年德國超通時的金價,超通時不買黃金買甚麼?超通有時會導致兵荒馬亂,如中國民國的超通最終引發國共內戰,但又未必一定,更不是世界末日,只是經濟中循環往復出現的事,用以警介統治者勿濫權,要把國家管治好。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鄭州行





每次與人辯論買實物黃金,就有人列舉其他實物投資,繼白米後,有鮑魚、紅酒,其實投資其他實物談何容易!最近陪朋友到鄭州公幹,去了一個買賣冬菇的商品市場參觀,哇!從未見過咁多冬菇,原來我們吃的冬菇很多來自這裡,單是菇種就有幾十種。全國各地採購商很多來這裡買貨,再回運回家鄉賣,賺取差價,一賣不是十斤八斤,而是幾千幾萬斤,聽那裡批發商說,每日市場約有3至5萬近交易,高峰期高達10萬斤,如果該年有某些省份冬菇失收,價格會搶高,某些批發戶會留起,等好價才出售,不過炒賣情況不嚴重。市場內有倉庫出租,買了貨可先儲存,等好價才出售,不過當中有許多學問,不是短時間可掌握。

真正買賣商品,當然不是像那些師奶阿嬸去搶鹽,而是像冬菇市場內的人一樣買賣冬菇,數額大,有系統。很多香港人不明白大陸人為何那麼有錢?不一定是幹不法行為,只是人家的投資渠道更多,不是一味股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