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不勞而獲

這麼多書,不是我的,是168糟老頭兄所有,全是有關末日論、2021瑪雅曆法......之類的書,大家應十分慶幸,包括我自已,講真,人家看了那麼多書,再將其簡述,道出重點及心得,說給你知,天下間那有甚麼好得過「不勞而獲」?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原來是真的!糟老兄,小弟這次就不問自取,將原文貼在本Blog,如我兄不悅,小弟可隨時將此文Delete!其實小弟一直對這方面有興趣,但時間問題,一直不能涉獵,亦一直不信此等末日論,我相信我兄之心得已能將這一大堆終日吵吵鬧鬧的言論作一總結,原文如下:


----------------------------------------------------------------
在下對這些西方玄學也曾著迷,略為涉獵過點皮毛,Dec 2012, 依據 Mayan Long Count,只是表示一個世代的終結。終結時會有大災難?或是天上降下天使帶領我們去天堂?或者只不過好似我們中國曆法中的一年24節氣,60年一甲子etc 若無其事週而復始?Mayan Prophecy 亦無明示會有大災難出現。I wouldn't lose a minute's sleep over it。

我有時想,如果有日糟老頭 去柯尿時,突然有個 asteroid 打落地球,一係老頭即刻vaporize左,此後歸於無有,又或者地球地軸劇轉,「天柱折,地維缺」, 香港半分鐘內急凍變了將來地球的北極,又再過多幾百萬年,將來的考古學家可能會為北極萬載玄冰之下一條雪條的奇異姿態而爭論不已。

各國政府搞這些準備迎接大災難的建設,看來是為了應付常恆出現的天災 ( earthquakes / tsunamis / hurricanes / floods / forest fires ,,, the whole lot) 和人禍 ( 騷動 / 戰爭 )。冷戰雖然過去,但早已回來。所以在下同意,每個人都應該有憂患意識。

Semper paratus!

在下對Corn Circles(英國麥田圈)持開放態度,雖然早前有人走出來自認是 corn circle 始作俑者,但部份corn circle的規模和精密性,非一夜之間神不知鬼不覺可以完成。

以重量計,世間比黃金昂貴的東西多的是(古董郵票/名畫/巨鑽),但為何所有金甲蟲的討論,都會成為眾矢之的,引出莫名的仇恨?你又會不會見到街邊細路玩波子而勃然大怒?

原因除了飯碗酋關之外,主要有一個:他們心底有個恐懼,而他們心底知道你其實是對的。

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violent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being self-evident(車!好明顯啦!我一早都係咁講啦!)--- Arthur Schopenhauer

糟老頭


-----------------------------------------------------------------


糟老頭說得很對!只要你延續不斷買金,很多人會飯碗不保,因為金價延續上升,其他市場會Shift過來,另外,更會引致金息互逐的現象,令一切以債務為基的資產出現大幅跌價,待小弟寫完金息互逐再分享!

36 則留言:

chapman 提到...

多謝糟老兄同joe兄分享...不勞而獲...吃的飽飽了!!!

gogoldjoe 提到...

希臘一年期債息已升至97%

http://www.bloomberg.com/apps/quote?ticker=GGGB1YR:IND

匿名 提到...

wow... 超級高利貸.

匿名 提到...

期待Joe兄新作

honson 提到...

在168的金句...已盡錄在腦中...^-^

匿名 提到...

Thanks. 糟老頭 is always a good read (and also funny).

A warm notice: the stock market is below 20,000 again. How come?

satan_wong 提到...

呵呵~~
今日再吃進1.5兩黃金、16兩白銀~~
貴就貴左d..不過都算一個不錯的價位~~

honso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honson 提到...

Satan兄,入了貨,就不再苦惱啦

匿名 提到...

請問大陸書城邊個位置買到銀?

匿名 提到...

如果經濟差,現金是皇還是黃金是皇?

在2008年,金融風暴,黃金也下趺3-4成. ,樓價亦大趺3-4成. 假設一層300萬的樓, 海瀟跌至210萬,等值300萬的黃金.趺3成亦是210萬, 但以講買力而論, 仍有足夠購買力去買下呢層樓.即是購買力沒有少, 但如果是持有現金,就是300萬cash. 買完層樓仲有90萬剩, 咁咪cash is better?

係咪我諗少左那方面. 愈想愈想唔通,未知各位能否指教
旺旺

匿名 提到...

係lor, D人成日都話Cash is King ~

匿名 提到...

旺旺: 你O既問題呢個blog之前都有討論過N年咁耐, 唔好成日唸住不勞而獲la, 自己找找看吧
XDD

kidthief 提到...

旺旺 last time its a liquidity crisis, as in no cash. This time who knows...

匿名 提到...

joe....你點睇香港d舖位..升or跌...or????



Eric

匿名 提到...

我都唔係諗住不勞而獲, 我亦由頭到尾睇左一次
不過可能很快睇,亦太多野要明要吸收, 就無印象 XDD

如果只係集中在黃金係貨幣, 儲黃金儲銀, 是對現今銀行制度濫發紙幣的危機去買一個保險, 我同意亦明白, 而在通貨澎帳,儲黃金可以抵抗通帳, 保持購買力. 但唔係inflation 之後就是 deflation嗎, 咁deflation後是又係咪現金比黃金更好?

旺旺

匿名 提到...

分享一影片,是台灣制作的,關於大陸"神秘武隊尋黃金之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GgJu7nWSoE&feature=related

Gordon 提到...

但唔係inflation 之後就是 deflation嗎, 咁deflation後是又係咪現金比黃金更好?
------------------------------------
旺旺,
2011年5月9日、17日和18日文章內有答案,特別是5月9日的"回aquarius兄",是精華!

匿名 提到...

最近開始看這blog,感覺不錯,很有趣的!給賣魚勝搭嘴吹水可以嗎?^^

新話題是世界未日嗎?我肯定明年不是世界未日。誰跟我對賭?XD

旺旺兄感覺的矛盾,我也不時感到類似的。

讀書時聽說經濟好利息會升;股市反映經濟… 那即是說利息高時股市也高啦!?現實世界卻又反過來跑… 理論還真不能太簡單套到現實世界…

賣魚勝

gogoldjoe 提到...

但唔係inflation 之後就是 deflation嗎, 咁deflation後是又係咪現金比黃金更好?
--------------------------------------
deflation後,現金會比黃金好!對!

但問題是,deflation之前的inflation時,你要抵受得住引誘,不借錢投資,如買樓,不要做按揭,否則deflation一到,資不抵債,債主立即臨門。根據過往歷史經驗,大多數人都不能抵受引誘,所以香港1997年前的inflation個個狂投資,1997年後的deflation個個變負資產。

此其一。其二是要inflation時期的息率,你知會通賬,所以問銀行借錢買入資產,通賬後資產升值,沽出後還錢給銀行,銀行收回的錢的購買力減低,銀行會否唔知這規律?知道仍然以低息借錢(現在就是此情況),世界有冇咁著數之事?

當然冇!現在的低息可能就是引人入局,到儲夠quota,落閘放狗,一網成擒!

Inflation到一定程度,就算央行繼續企硬唔加息,銀行聞到貨幣貶值的焦味,害怕借出的貸款將會收回時購買力大減,就會不再跟央行息率,自行扯高息率,1920高通期的德國,日息去到400%。

而家是inflation初期,仍然是快樂時光,個個跳上資產泡沫快車,借錢買樓、買股、買債......齊齊happy,但全部上錯車,當將來rate扯高,大家就會明白,金才是最正確的列車。

當然,你可以試試長hold cash,以忍功忍受貨幣貶值之痛,捱得過或許明天會更好,但天知政府會以何種方式消除債務,如果是選擇以超級通賬毀滅紙幣,再選擇gold做money,hold cash就變成賭錯邊了。

所以借此機會,我跟所有認為cash is king的人說,你們生於不幸時代,被迫參與一場賭博。

所以,結論是,大細都買其實亦不錯,cash ok!但沒有金就萬萬不能!暫時我認為金的贏面較大。

gogoldjoe 提到...

概念中,大家都覺得資產升值係好事(價格升)!其實一d都不好!這個世界最好乜都唔會升,金又唔會升、菜又唔會升、豬肉、樓,通通唔會升,咁大家努力工作,腳踏實地慢慢儲錢,儲夠先至去買,多勞多得,不知幾好!

可能有人會反駁,樓咁貴,要儲幾耐先至買到?

我前面講左啦,所有野都唔升嘛,先幻想下,如果樓價三十年冇升過,太古城賣番80年個價,200蚊呎,當時一個小學教師月入650蚊,一個可買到三呎,而家太古城約萬幾蚊呎,小學教師人工升左咁多年,大約二萬(有錯指正),即係一個月買唔到兩呎太古城。

仲未計,當年太古城等於而家下下兩萬蚊呎的豪宅,如果咁計,小學教師人工升左好多(對比80年的650蚊),但實際購買力反而少左好多!

所以結論係,如果過去幾十年,乜都唔升,其實不知幾咁好!樣樣升升升,都係因為借錢易,點解借錢易?因為印錢易!點解印錢易?因為錢唔需要用金做backup!

所以又一個結論,錢唔用金做backup,其實是懲罰腳踏實地做野的人,懲罰唔敢玩財技問人借錢的人。

當然用金做backup都要政府肯尊守遊戲規則!這已是別一個話題了。

Gordon 提到...

其二是要inflation時期的息率,你知會通賬,所以問銀行借錢買入資產,通賬後資產升值,沽出後還錢給銀行,銀行收回的錢的購買力減低,銀行會否唔知這規律?知道仍然以低息借錢(現在就是此情況),世界有冇咁著數之事?
---------------------------------
我已經聞到焦味,好快可以delevage完一年之前借錢買金銀d債,甩難了。
我認為一年前世界經濟仲是酒樓的下午茶時段,但現在已接近尾聲,快到無特價,仲要加一的晚餐時段了。
所以我最近已一再勸告satan兄了,也在此勸告其他網友,借貸買金呢招已失去好時機了,不用為妙。

gogoldjoe 提到...

資料更正:

1980年,太古城每呎約900元
資料來源: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00907/pr21820.htm

1980年,普通工廠工人薪金約1700元 / 會計約4000元
資料來源:
http://www.xinmiao.com.hk/0000/0706T.htm

以上200元呎價是1978年美孚新村呎價,而1970年美孚呎價是100元左右,當時香港入息中位數是708元!詳情可參考以下報告:

http://www.welovehkasso.com/welovehkhist/thesis/2009/2009-2-4.pdf

gogoldjoe 提到...

換言之,以1971年代入息中位數計,當時香港人平均每月可買到7呎美孚新村。

到了2010年,香港入息中位數是18000元,而美孚新村最近呎價約5600元,2011年每月搵18000的購買力遠不如1971年每月搵708元。

所以結論,「1971年香港人的生活水平比2011年要高!」

gogoldjoe 提到...

如果當年(1971),以35元/每安士買入黃金,香港人平均每月可買20安士,就假設連續買6個月,共120安士,今日計約值17,31600。如果當年不買金,連續儲六個月錢,得708x6=4248蚊,放40年,蚊比同牛比!

匿名 提到...

當年(1971),35元/每安士港元?????or usd??



Eric

匿名 提到...

1971一盎斯黃金兌$38美元=$296港元......



Eric

gogoldjoe 提到...

謝Eric,一時計錯,再計過!

1971年未實行聯匯,港元對美元匯率大約5.6
1安士35美元,應大約是213港元。

708港元可買3.3安士,6個月可買20安士
今日約值288600港元,是4248港元的68倍。

匿名 提到...

~J兄既搞亂世界唯恐天下不亂計劃真失敗! 企硬20000點!
最近傻佬士基金其下既無名組織活動多多,你估佢地有冇份H個股市系統啦?

gogoldjoe 提到...

原來你以為天下亂=股市跌!天下太平=股市升!思考實在太簡單了!

係唔係20000點?其實我冇咩特別感覺!你唔使日日講,參考世界太唔太平,又唔係得股市,仲有債市、匯市呢?希臘債價跌到卜直,一年債息升到97%,我更加關心!股市由2003年升到而家,黃金亦由2003年升到而家,金股齊升,只係黃金收益較股市好(當然個股另計)。

金股匯債,論規模,股市排第三,金市最後,對經濟前景的參考價值,債、匯更高,不過都多謝你終日提醒我幾多點,其實我唔係成日留意!

匿名 提到...

唔知點解睇指數兄的post,會自動配左把細路仔聲上去的~~

匿名 提到...

所以結論,「1971年香港人的生活水平比2011年要高!」

真正結論:真正抗通脹的不是黃金,而是房地產。

見習平衡者

匿名 提到...

通脹要分滯脹定係有實質經濟增長。前者情況係黃金跑贏樓股, 後者情況係樓股跑贏黃金! 現在有沒有實質經濟增長其實大家心知明。

匿名 提到...

賣魚勝又搭嘴。

個人認為無謂太爭論70年代投資黃金、股票、定買樓邊樣好。真有心比較的話,歷史數據會給出個中肯的答案。但重點是此一時彼一時,現今客觀環境跟70年代已完全不同了。除非作很深入的分析,否則簡單地比較數字,怕只會給出錯誤的結論。


Joe兄提到:
---QUOTE---
換言之,以1971年代入息中位數計,當時香港人平均每月可買到7呎美孚新村。

到了2010年,香港入息中位數是18000元,而美孚新村最近呎價約5600元,2011年每月搵18000的購買力遠不如1971年每月搵708元。

所以結論,「1971年香港人的生活水平比2011年要高!」
---UNQUOTE---

單睇數字係無錯。但當中亦有好多因素忽略了。我試用另一角度解釋,大家比d意見。

人的需要,不外乎衣、食、住、行,之後就係娛樂。

1971,香港社會整體未算富有。人民支出在衣、食、行的比重較高。餘下能給地產商賺的錢無咁多。

之後幾十年,香港人收入上升了。

衣和食市場比較競爭性強。還要是全球性的競爭。香港成衣生產成本高,我們可以買中國產的;中國的成衣生產成本也高了,可以再轉到越南、印尼生產。所以,衣和食的價格升幅相對不高。佔支出比例更是下降了。

行方面,公共交通公具價格受管制。也不能任意加價。

收入高了,衣食行跟總收入比例相對下降,餘下的錢多了。

住,可不相同。

一來,買屋買樓可收租,是投資工具之一,跟衣食行純消費性支出性則不同

二來,香港房地產受客觀政策影響,政府樂見其升;中英聯合聲明限制97前賣地量,更是想不升也難。

三來,房地產市場競爭相對小很多,亦不受外國競爭影響。說實在是寡頭籠斷。

社會收入上升,衣食行解決後餘錢多了,寡頭地產商當然想盡量合力賺落袋;客觀環境又配合;還可給大家以 “投資” 作大好理由,結果97前樓價升個不亦樂乎。樂的,不單是地產商,不單是港英政府,還有廣大業主和借錢給業主的銀行。

結果,樓價升,升幅比收入上升幅度大。此所以我說Joe兄推論有所忽略。(我不是否定他的結論,也說不上同意,只說是推論有所忽略。)


人 “衣食住行” 4個基本需要,只有住可以無止境提高佔總支出的比重。當社會收入上升,多賺10%大家不會多花10%在衣食行。也許只多花幾個%吧。那麼,餘下多賺的錢哪兒去好?不用煩惱。地產商會給大家個解決方案!^^


賣魚勝

satan_wong 提到...

honson~~
不但不煩惱..仲鬆左口氣~~
感覺非常良好~~

satan_wong 提到...

gordon兄..
係度再一次多謝你苦口婆心的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