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小官司大影響.....續


經過一晚的大跌,今晚黃金、白銀繼續跌,因為美國那邊傳出「期貨交易委員會」將再開會商討持倉限制云云,但奇怪是,持倉限制令持好倉者個個心驚膽跳離場,導致金銀大跌,但持有大量淡倉(沽空盤)卻好像一點都不用擔心似的,難道他們不怕持倉限制嗎?

或者他們真的不用怕,因為所謂期貨持倉「規則」一直沒有被嚴格執行,那期貨交易委員會就算多公平公正,亦無補於是,況且公平公正也成疑問?

期貨持倉限制大約於十九世紀初完成立法。期貨市場的出現大約是從穀物倉庫托管人開始,農民或商人將「貨物」交給倉主托管,倉主發出收據,為了方便交易,人們就直接用這些「票據」來交易,到有需要時就用票據向倉主提取貨物,沒需要時,貨物就一直放在倉庫裡,由於穀物特性相同,貨物就像存入銀行的錢,無需記名,亦不需為每一位貨主建立一個獨立保險箱(倉庫)。

起初問題不大,但慢慢就有倉主發現,由於有人會延遲取貨,甚至將貨物當財富一樣儲存在倉裡,所以倉裡總有一些貨物沒有人提取,另外,亦沒有人知道究竟倉主實際擁有多少貨物?於是倉主偷偷倒賣貨物,甚至多印刷票據到市場上發售,令票據多於實際擁有貨物,就像銀行以10%儲備金印錢一樣,你存10元進銀行,他們就可印出100元的紙幣。

結果,期貨市場出現了大量假票據 (無貨沽空的貨物收據),在1860年代做成了多次的市場大混亂,倉庫被擠提,有人屯積居奇等等,於是政府推出一系列立法規管,其中最重要是不准無貨沽空(沒有等同的貨物,不可印刷票據到市場出售)!

不過,非常不公平的是,這種不准無貨沽空的規管沒有推行到銀行業,銀行家獲得括免,他們仍然可以實行儲備金制度 (無貨沽空貨幣),理由是紙幣跟貨物不同,不過18世紀的經濟學家W. Stanley Jevons (上圖)一語道破,在其著作中解釋,所謂貨幣是何東西?人類起初以物易物,為了方便交易,於是找出一種人人都認同及有需要的東西作為交易媒介,是為貨幣,所以金錢的本質亦是一種「商品」,亦是一種「物」,可惜,他的意見改寫不了法官的判決。

政府的立法令所有商品都受期貨法例規管,但法庭的判決卻令貨幣獲得括免,當時的判決亦明顯是誤判,將貨幣與其他商品分開處理,沒有一視同仁,偏幫銀行家,做不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過,所謂期貨持倉限制亦可能一直沒有嚴格監管,因為生產這些基本商品都是無權無勢,頭腦簡單的農民,亦有很大部份是發展中國家生產,當中包括黃金及白銀,對已發展國家人民的利益影響輕微。於是市場上的價格,可以用簡單的兩個字概括:做市!

今天再搬出甚麼持倉限制出來,我相信目的是打擊期貨市場上沒有實力的好倉持有者,但不要緊,更有實力的人將留下來。一般的投資者,只要持有的是實貨,不參與槓桿形式的期貨炒賣,不借孖展買,紙終歸是包不住火的!

8 則留言:

snoopy 提到...

我想叉開小小講銀行賺錢模式 . 話說有日同事講起銀行借錢電話 , 由每月平計返實際年利率 , 當係 7% 咁算 , 同事話 : "嘩 ! 你借 10 萬一年 , 銀行就賺你 7000 蚊." 我心諗好似唔止喎 , 銀行o個 10 萬蚊本黎就無中生有 , 你還哂O的錢 , 佢地賺你 10 萬加利息先岩喎 ...

Wong Wai Leong 提到...

如果好似古老銀行, 造假了票據, 放出市場做貸款。之後收返票據毀滅, 亦收取利息的話。銀行就只賺利息。

但現在不要毀滅的。

另外西方銀行本身的業務好沉悶,只要普普通通存借. 係美國果條商銀唔可以做投行的行為解除之外.

解除之後, 銀行的股價才開始飛升, 盈利能力大增。

有錯請大大指出

gogoldjoe 提到...

兩位師兄,你們說得對!其實最初由私人銀行印刷的錢,如現在的美元,最初更是印到跟由政府發行的黃金券、白銀券差不多樣,但黃金券、白銀券有100%儲備,而私人銀行印的卻沒有,但同時間流通,為的就是令人產生混淆,以為兩者沒有分別,我提及的經濟學家就直指這等同容許印偽鈔,可借美國立國時百廢待興,甚麼也講自由,給人有機可乘,騎劫了國家。

snoopy 提到...

仲有 , 呢O的咁荒謬O既事實 , 你同普通人講一定冇人信 . 佢地正常反應係 "係咪真O架 ?!" 跟住就唔會深究 ... 所以我都平時都費事同人講呢O的話題 .

Gordon 提到...

多謝3位仁兄,又學到野了.好多人用銀紙用到死個日都唔知呀!

wahd 提到...

而家media吹緊11年經濟有力復蘇,12月請左好多人云云,又睇下吹到幾耐囉?

打擊無貨沽空點睇都係利好,不過佢地係咪可以去海外其他市場繼續玩呢個遊戲呢! 要全球限制先得喎.

snoopy 提到...

另一個問題,係咩情形之下,先有真正的 money destruction 出現?

gogoldjoe 提到...

回snoopy,168師兄已解答了!可以前去看看,如果市場察覺跟fed低息不妥,不再跟fed訂出的利率時,應該會出現。但很難說幾時。